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渝教民办〔2010〕12号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规范民办学校名称变更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民办学校:
为规范我市民办学校名称变更工作,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教育部第25号令)、民政部《关于印发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民发〔1999〕129号)、《重庆市民办高中阶段学历教育学校办学管理规定》(渝教民办〔2008〕8号)以及《重庆市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规定》(渝教民办〔2008〕9号)等规定,对我市民办学校名称变更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更名要求
(一)民办学校变更名称应有法定依据和充足理由,依照法定程序。
(二)民办学校名称变更应进行科学论证。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依法依规作出更名决议。
(三)民办学校的校名应使用汉字,民族自治地方的民办学校可以使用本民族自治地方通用的民族文字。
(四)民办学校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含有下列文字和内容:
1.冠以“世界”、“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2.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违背社会道德风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
3.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
4.政党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人民团体名称、社会团体名称、事业单位名称、企业名称及宗教界的寺、观、教堂(佛、道教的寺、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名称;
5.已被撤销的民办学校的名称;
6.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
(五)独立学院的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大学×××学院。
民办高职学院的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重庆×××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中职学校的名称原则上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重庆市×××区(县)×××职业(技术)学校。
民办基础教育学校的名称原则上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重庆市×××区(县)×××学校。
(六)民办学校只能使用一个名称,在审批机关管辖范围内不得与已登记的学校名称相同。
(七)两个以上的民办学校向同一审批机关申请相同的符合规定的名称,审批机关依照申请在先的原则核准。
(八)民办幼儿园、非学历培训机构的名称中不得使用“学校(院)”字样,其更名办法参照此规定执行。
二、更名程序
(一)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决议更名,参会董(理)事在决议上签章;
(二)民办学校形成更名的可行性、科学性论证报告;
(三)学校以“关于变更×××学校名称的请示”为标题的正式文件上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四)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权限和程序审批或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五)审批机关下达核准批复;
(六)民办学校将依法变更后的名称报民政部门登记备案。
三、需报相关材料
(一)关于更名申请的正式文件;
(二)正式文件的附件:
1.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签章的董事会(或理事会)决议;
2.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名单;
3.关于更名的可行性、科学性论证材料;
4.近两年学校年检情况,办学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5.审批机关所需的其他材料。
四、审批权限
(一)独立学院的更名申请由市教委初审后报教育部核准。
民办高职学院的更名申请由市教委初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核准,并报教育部备案。
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更名申请由市教委核准。
(二)民办高中、中职学校的更名申请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初审后报市教委核准。
(三)民办初中、小学、幼儿园以及非学历培训机构的更名申请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报市教委备案。
(四)民办学校应将核准变更后的名称报民政部门登记备案。
五、违规责任
(一)各民办学校擅自更名的,不生法律效力,并由教育主管机关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造成社会危害的,应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民办学校提供虚假材料,欺骗审批机关,获得更名核准的,由审批机关撤销核准,并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三)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民办学校更名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理。
二○一○年七月五日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