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教委召开工作调度会,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总结盘点教育强市战略任务进展成效,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做实做细开学准备工作。全体在家委领导,驻委纪检监察组及机关各处室处长、副处长,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处室和直属单位干部代表参加会议。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主持会议并讲话。
刘宴兵指出,今年以来,全委上下以迎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一周年为统揽,在务实求实中奋进,全市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抓党建带全局的工作成效更加明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获《光明日报》等多个媒体报道。“红岩思政”育人实践获评全市党建统领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渝教先锋”获评全市“优秀党建品牌”。二是惠民生暖民心的公共服务更加优质。一体推进教共体改革和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率达100%。建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1个、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4个。率先在全国开展翻译专硕省级联合命题试点。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全国前列。三是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更加坚实。全市本科高校专业与区域发展核心匹配度达68%。职业院校入选第二轮国家“双高计划”数量居西部第1,成功设置1所职业技术大学。教育部重庆高等研究院顺利实现招生。高校领衔13个全市首批产业创新综合体,“纳米时栅创造中国精度”入选重庆市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四是增动力添活力的改革动能更加强劲。成功获批教育评价改革整省试点,新增教育强国改革试点24个。年度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6个、创历史新高。高层次人才引育取得显著成效。五是护稳定促发展的保障体系更加韧性。统筹平安校园和清廉学校建设,纵深整治中小学校园餐、教辅、校服和高校领域突出问题,校园餐“三同三公开”制度获中纪委肯定,全市教育系统总体平稳有序。
刘宴兵强调,要在大局全局中思考,全面把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推动教育走出自我发展、自我循环的“小逻辑”,走向服务经济社会、支撑国家战略的“大逻辑”。一要深刻认识教育事业全面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更加自觉地把教育置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动,实现教育由大到强的系统性跃升。二要深刻认识教育强市建设迎来加速推进机遇期,牢牢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的政策机遇、新重庆建设的发展机遇、教育自身的提速机遇,将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胜势。三要深刻认识教育支撑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任务,掌握城市发展规律,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以突出“群众所愿即城市所向”推动教育强市建设和教育现代化,以人民满意教育服务人民城市发展。
刘宴兵要求,全国、全市教育大会即将一周年之际,要在知重负重中担当,奋力交出无愧无悔的新答卷,以强烈的“交账”意识,获取年度各项工作的小胜,夺取教育强市建设的大胜、全胜。一要巩固“稳”的态势,在营造良好环境上下功夫。抓好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深入实施“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中小学生“2小时改革”、校园足球体系化等五育并举各项计划,持续做好就业、固投、预算、安全等工作。二要加快“进”的步伐,在提升教育能级上重实干。加快打造西部基础教育排头兵,健全资源统筹配置机制,推进教共体、教联体改革和“三新卓越”工程。加快打造全国职业教育重镇,做好职教本科递进培育,实施好第二轮市级“双高计划”,培育好国家级联合体、共同体。加快打造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引擎,抓实“双一流”建设,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深化学科专业调整,擦亮“留学重庆”品牌。三要锚定“立”的方向,在打造标志性成果上求突破。深入推进高校科技创新能级提升“攀登”工程、“教育强市区县行”,创新开展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布局一批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和新型专业,拓展“人工智能+教育”综合场景,强化数字教育贯通实战。四要树牢“谋”的意识,在争取更多支持上做文章。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抓紧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资金项目、重大平台、重要政策支持,让更多重庆元素进入国家“十五五”教育规划。五要强化“拼”的劲头,在提升工作质效上务实功。打破惯性思维、突破思维极限,完善“10年规划引领、八项行动支撑、年度清单落地”推进体系,争取更多工作经验或改革举措在全国、全市推广。六要涵养“实”的作风,在夯实发展根基上见真章。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查漏补缺攻坚完成“十四五”目标,高质量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三年行动计划》和教育强市规划、年度重点工作,奋力跑出重庆教育强市建设加速度,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