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重庆赛区选拔赛冠军争夺赛、颁奖典礼暨闭幕式在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同生礼堂隆重举行。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蒋云芳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张泽民出席活动并致辞,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炎出席活动并致辞。市委统战部、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知识产权局、团市委等主办单位领导出席活动。
蒋云芳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和青年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重庆市教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构建“政策引导—课程筑基—平台赋能—赛事驱动”四位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持续深化创新教育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效。她同时对各高校和广大师生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将大赛作为重要的实践育人平台,着力构建“课程教学、项目实践、竞赛提升”的闭环培养体系,使创新教育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二是坚持规范为要,建立“校—院—系”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协同合作,营造良好赛事生态;三是坚持转化为先,做好大赛的“后半篇文章”,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资源对接活动,健全赛后跟踪和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大赛成果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四是坚持创新为魂,以大赛为契机,锤炼“敢闯会创”的过硬本领,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张泽民为闭幕式致辞。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倡导“既要仰望星空、追求卓越,更要脚踏实地、回应期盼”的创新理念。本次大赛涌现了众多优秀项目,其中包括大批聚焦基层医疗、产业需求、产教融合的创新成果,展现出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更呈现出“前沿技术交叉化、产业需求导向化、产教融合深度化”的良好趋势。他寄语广大青年学子,要做扎根实践的创新者,将所学所创服务社会所需;要做勇于突破的开拓者,勇攀科技高峰;要做心怀家国的奋斗者,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期待通过这次大赛,涌现出更多服务重庆、贡献国家的优秀创新成果。
张炎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生力军。当前,科学城高新区正依托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优势平台,构建完善的科创生态和成果转化体系,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创新创业的沃土、宜居宜业的福地。此次大赛为青年提供了展示自我、合作共创的重要平台,希望大家永葆“闯”的精神,增强“创”的本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教融合。他诚邀广大青年人才来高新区创新创业、共筑梦想,在协同发展中实现双向赋能与合作共赢。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重庆赛区选拔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等11个部门联合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共同承办。自赛事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市70余所高校、100余万人次、近26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人次和参赛项目均创下历史新高。入围本届重庆市赛的参赛项目亮点纷呈,涵盖智能制造、大数据、新型结构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同时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设、医疗健康服务、教育文化创新等民生需求,更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人工智能+等方向实现突破,充分彰显了参赛者开拓创新前沿、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势头。
经校赛、市赛复赛、金奖争夺赛、金奖复活赛等层层角逐,共产生金奖项目225个。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6个项目团队入围冠军争夺赛。最终,重庆医科大学“愈见肝康—肝癌可控磁响应分级靶向治疗先行者”项目获得冠军,西南大学“普安克——以合成噬菌体为刃,破解耐药困局,守护全球健康”、四川美术学院“‘智’探九天,‘服’现新篇——中国智慧助力航天设计创新涅槃”、重庆医科大学“‘见微知著’——儿童肿瘤AI病理诊断系统先驱者”获得亚军,重庆大学“纤纤丽藻——海洋硅藻规模化制取岩藻黄素开创者”、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小芽编程——让学前儿童的创造在指尖发芽!”获得季军。
赛事期间还同步举行了“优秀项目成果对接签约仪式”、金奖获奖代表颁奖及会旗交接仪式。
各高校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赛事评审专家,参赛师生等共5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