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创新成立校园安全稳定联合督检组,通过机制创新、力量聚合、闭环管理,推动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长效治理的校园安全防护新模式,打造出新时代校园安全治理的“巴南样本”。
一、建立“四联”机制,尽责共画“同心圆”。一是力量联合,建立机构。2020年3月,区教委、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巴南保安公司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成立巴南区校园安全稳定联合督检组的通知》(巴南教委发〔2020〕26号),正式确立联合督检机制。由各部门分管负责人领衔,相关科室负责人和成员参与,下设办公室在区教委安稳科,确保机制高效运行。二是工作联动,明确职责。每年制定《巴南区教育系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督导检查计划》,明确每周二、四为固定实地督检日,从督查督检、指导验收、应急处突、调查处置等多个维度,详细界定了联合督检组的职责范围,确保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问题联治,共同施策。联合督检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督检,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每月梳理提交联席会研究,指导学校制定整改方案,并安排专人跟进落实情况,形成闭环。四是安全联防,细化网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将全区划分为5大督检责任区,32个督检网格,根据校园布局,科学规划督检路线。联合督检组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5年共督检学校、幼儿园2368所次。
二、落实“四督”要求,扎紧安全“篱笆墙”。一是工作督查,聚焦“六查”重点。创新实施“六查工作法”,即,一查制度台账看责任落实;二查设施设备看物防基础;三查视频监控看技防水平;四查安保人员看人员管理;五查应急处置看处突能力;六查周边治理看联防成效。每到一所校园,督检组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开展拉网式督检,了解校园安全现状及真实情况,掌握一线资料。通过查看资料、视频回放、访谈、交流等方式掌握校园安全管理情况、履职情况及疑点、难点问题。二是实地督导,压实五级责任。联合督检组通过宣讲安全规范,现场示范检查,表格化项目勾选等引领指导学校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帮助指导各校党政主要领导知安全规则、懂安全管理。手把手、面对面对校园安全分管领导开展指导,深入学校基层,与中层干部、班主任、科任老师开展谈话走访,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搭建起安全责任共同体,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的网格化管理格局。三是专项督检,紧盯四个重点。紧盯校园保安重点群体,开展专项督检,切实解决保安管理、高峰勤务不规范等问题。紧盯校门重点区域,根据《巴南区安保设施排查整治方案》,推动校园“三防建设”,全面督检安保设施,推动全区学校、幼儿园摄像头联网接入监控平台,升级大门防撞设施。紧盯防溺水工作关键节点,开展防溺水专项督检,打造防溺水工作典型案例。紧盯消防重点部位,结合“119消防宣传月”和冬春火灾防控要求,开展消防安全重点督检,通过现场办公,推进“拆窗破网”和社会车辆堵塞校园消防通道的隐患整改。四是问题督改,“三色预警”闭环。建立“三色预警”隐患治理机制,一般隐患(蓝色)立行立改,重点隐患(黄色)限时整改,重大隐患(红色)挂牌督办。5年来,联合督检组共发现校园及周边安全问题隐患1300个,对179所学校、幼儿园开具隐患整改通知书,对13所校园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移交整改事项12处并严格闭环管理。
三、注重“四化”治理,夯实安全“硬底盘”。一是布控全域感知网,实现校园治理数字化。依托校园视频资源,不定期开展视频应急拉动,不间断开展视频巡查;全区学校班级家长加入“云钉盾”数智平台,每月定期收集校园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掌握已整改和未整改数据,统筹安排资金推进整改。二是巡查通报及时性,实现督检抽查常态化。督检组对视频巡查、应急拉动和平时督检中发现优秀做法和问题,逐一梳理,形成《校园安全通报》及时下发,五年共发出通报28期。三是清单管理难疑点,实现整改闭环靶向化。督检组先后推动整治校园三防建设、“校中村”封闭管理、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隐患、校园周边等疑难问题280余处,实行清单销号制,有力保障了全区师生安全及校园平安稳定。四是培训监测定期制,实现联动应急高效化。联合督检组聘请专业防暴警官对全区校园开展最小应急单元培训,提升安保人员实战处突能力。随时抽查一键报警响应情况,确保校园发生突发事项时应急队伍到达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