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区县信息

云阳县“五抓五建”提升思政铸魂育人质效

日期:2025-02-28

2024年以来,云阳县持续推进“五心共育”大思政课党建德育品牌建设和“五带五红”育人新范式走深走实,以建设思政大格局、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大品牌为抓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政教育内涵与质量,为建设“一改三化三优”新时代教育强县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

一、抓统筹聚合力,构建思政工作大格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和学校工作专班“两级班子”,制发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召开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4,“大思政育人格局基本形成二是构建机制体系建立思政协同育人、宣传、评价、督查等机制,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构建内容多维、方法多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形成“评价—分析—反馈—应用—发展”工作闭环。三是凝聚思政合力坚持系统思维,多措并举,强化与相关部门、社会、家长的沟通协作,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学校主动作为社会协同配合的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

二、抓关键强支撑,建设思政育人大课堂一是打造“三个课堂”构建“深抓好德育、深研好课程、深耕好课堂、深化好研训、深探好评价”分则板块独立、合则“五位一体”的闭环教研新范式。二是拓展课程内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史”、云阳地方党史、云阳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学科教学中,建设校史陈列馆(荣誉室)30余个,打造“魅力思政课50节”。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建设共青团、少先队、关工委、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活动阵地300余个,在青龙小学集团、杏家湾幼儿园开展“开放性德育”试点。研发“红岩思政”精品研学线路5条,其中2条入选全市首批中小学“红岩铸魂”思政研学精品线路。成功申报国家级、市级德育优秀案例、典型经验20余个,创建市级劳动教育实验区,主办重庆市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

三、抓重点攻难点搭建思政资源大平台一是推进大小课堂育人落实“每月社会实践”和“每年研学旅行”,推动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举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等思政主题教育1200余场组织开展红色研学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0;打造市级研学实践教学基地5个、县级27个,建设学校党团队活动室、校史陈列馆(室)等活动阵地500余个二是推进校内外思政育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依托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彭咏梧纪念馆等资源,向校外延伸教学空间。建设中小学党团队一体化活动阵地120余个,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构建党、团、队育人全链条。推送“五心共育”大思政课优秀教案案例,推广思政教学改革好经验、做法,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共用。三是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持续健全校家社有效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线上家长课堂等形式不断推进校家社联动协同。开展“送法进万家,协同育新人”活动,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法制教育和家风家教等方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四、抓根本强根基建好思政队伍大师资一是遴选教师强专业在县内遴选一批政治素养好、师德师风正、专业知识强的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师,严格思政教师准入退出机制,储备一批后备思政师资力量。举办德育干部成长课堂11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二是社会参与挖深度建立市县级“思政、德育、班主任、团队名师工作室20聘请党员干部、优秀人才、“五老”人员、先进典型、英雄人物1605人担任大思政课兼职教师,讲授“大思政课”2000余场次三是强化研修提实效组建思政工作指导组和专家领衔团队,选聘专兼职教研员10名,开展学习、培训、研讨100次。选派思政课教师700余人次参加县级以上理论研修、实践研修、教学研修活动市级大思政文化育人案例12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秀工作者1

五、抓品牌促提升创建思政教育大品牌一是打造“五心共育大思政品牌。持续实施“3311”课程育人行动,编发《五心共育大思政学生读本》18期,请县内外党员干部、先进典型人物等上大思政课300余场,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讲大思政课6000余场经验做法被《德育报》专版报道,在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上作主旨报告,4所学校作现场交流、32所学校进行书面交流。数篇微课、案例入选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成果。二是构建“五带五红”大思政新范式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以党建带团建队建,开展“党团队手拉手”主题活动100余场,“讲红岩故事、诵红岩诗篇、唱红岩歌曲”系列活动309名学生被评为重庆市新时代好少年、十佳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员。9所学校负责人或少先队辅导员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少工委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两所学校少先队大队、中队均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少先队集体”。三是数字赋能思政强心。扎实推进“数字+思政课”改革,“智慧课堂”学校实现在线备课、授课开设“大思政”直播课、“3D浸式”爱国主义教育课等,推动思政课转型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