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区县信息

万州区落实“3315”工作举措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日期:2025-02-14

近年来,万州区聚焦课程内容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推动在校未成年学生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约束、自我救助、自我防护能力,持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突出“三个重点”,把稳把牢育人方向。一是突出红色基因传承。筹备开展共绘祖国山河·同庆盛世华诞”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以绘画、手抄报等形式,展现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传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经典歌曲,背记习语近人语录革命理想高于天等,引导未成年人学生争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二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坚持寓教于日常,把价值观融入学校之声、青春之音小广播宣讲、军训方队口号呐喊、校训校风、海报板报,制作主题动漫微宣视频。各学校积极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中华魂”等主题读书活动有独钟·内务争雄劳动技能活动,“阳光优秀生夏令营实践活动学生在耳濡目染和实践感悟中,把正确价值观铭记在心融入血脉见诸于行。三是突出法治思想引领。立足区内红色元素,开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线上升旗仪式、宪法晨读、跟唱《宪法伴我们成长》等,帮助学生树牢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二、抓好阵地,用活用足优势资源。一是立足学校教育阵地。始终强化学校教育主体,试点学校成立未成年人自我保护体系建设工作专班,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享等形式,培养家长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开设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心理社团课,每周开展社团活动,定期举行安全、道德、法治、心理健康、网络素养等主题班会,将自我建设引导融入日常联合区公安局探索教师+警察双师课堂模式,打造法治护我成长防性侵、防欺凌、防电诈等3个系列精品课程,相关经验在央广网”“中国公安网等媒体报道二是创新场馆阵地。充分利用市、区级劳动教育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实践,提高身体素质,涵养品德联合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区检察院开展检教同行,共护成长等专项普法活动,为学生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一站式综合教学场地和精品教学路线组织师生走进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将道德教育融入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感悟中,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激励师生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三是用好综合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师生奔赴大周镇综合实践基地,通过军事模拟、劳动教育、旱地冰壶、高空攀岩等课程加上现代科技音像设备、声光电显示、微缩场景布置、模拟体验等多种手段辅助,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丰富的实践活动得到提升最大限度整合发挥教育资源效益。

三、打造个标准”,精细精准评价学生。一是落实过程+全程评价。积极探索过程性评价,课堂即时评,通过一体机界面和发放二维码进行实时评价,让评价看得见,激发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更专心、更积极。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通过移动终端对书写、正确率等进行评价,促进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二是落实教师+全员评价。保安、食堂、保洁等都参与到综合表现评价中,比如在校园里学生文明有礼可以得到积分奖励,发现学生有乱丢乱扔行为也能扣除积分。根据个性化成长报告发现孩子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架起家校沟通桥梁。三是落实学科+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评价,并落实结果运用,设置了七个等级,学生达到一定的积分即可上升一个台阶,积分兑换采取周结算、月结算、期结算的方式,兑换学生自己期待和喜欢的奖品,积分同样是全面评价学生、立体评价班级的重要参考,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

四、紧盯“五个目标”,落实落地保护体系。制定法治素养、安全素养、心理健康素养、道德素养、网络素养评价量表,五箭齐发,建立完善学段衔接机制,选择每个学段最高学段165名学生接受“五类教育”评价,参评率100%一是法治素养评价。评价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等意识和能力水平,优秀率89.7%,良好率10.3%二是安全素养评价。评价学生对防溺水、防欺凌、防意外、防侵害等意识和能力水平,优秀率98.1%,良好率1.9%三是心理健康素养评价。评价学生自我认知、情绪调节、行为调控、个性塑造、人格培养等意识和能力水平,优秀率87.9%,良好率12.1%四是道德素养评价。评价学生树立爱国、明礼、诚信、友爱、勤俭、感恩、自强等意识和能力水平89.2%,良好率10.8%五是网络素养评价。评价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成瘾情况、网络使用情况、网络行为等意识和能力水平,优秀率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