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高校信息

长江师范学院四措并举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日期:2025-09-12

长江师范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多措并举开展“教育启心、服务暖心、监测安心、干预护心”四大行动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向上发展

一、教育“启心”夯实成长根基。一是抓牢课堂主阵地。在开32学时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基础上,开设《职场心理》《爱情心理学》等公共选修课,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知识教育。二是织密知识传播网。围绕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通过“专题讲座+心理微课+健康贴士”方式,多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每日心语推送、5钟心理微课、积极心理品质养成主题班会,抓住班级载体日常化浸润。三是搭建教育多平台挖掘校本文化资源,创建“格桑花”心理育人品牌培养学生“坚韧、勇敢、向上”的“格桑花”积极心理品质。开展“五育+心育”项目建设,立项《心灵花园》《心随乐动》10个项目,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举办“解忧杂货铺”“青春力量”沙龙,开设“心灵手作坊”“艺术疗愈坊”“绿植栽培体验区”“沙盘体验室”,举办心理情景剧演出、心理微课展示、心理育人作品展览,举行“五育花开”成果展示、经验交流,抓住活动载体场景化育人。

二、服务“暖心”精准赋能聚力。一是美化服务环境。100余万元新建640平方米心理健康服务场所,引进心晴唱吧、音乐放松椅、情绪宣泄仪360全景心理训练平台等智能化设备,为学生打造一个安静、轻松的服务空间。二是拓展服务平台。构建“个体咨询+团体辅导+朋辈辅导+援助热线”专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心理帮助。在二级学院全覆盖建立心理辅导站,在学生社区设置心理疏导室,整合班导师、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心理骨干力量为学生提供及时帮扶。三是强服务队伍。配齐专职心理咨询师,聘任8名兼职心理咨询师,配备学院一心理辅导员一班级一心理导师,组建“2+2”教师心理骨干队伍。培养“格桑花”朋辈服务团、学生心理互助中心等学生干部,设置一班级一心理委员”“一寝室一心理网格员,组建“1+2”学生心理骨干队伍。常态化开展咨询师督导、心理骨干培训、团体辅导等赋能队伍成长。

三、监测“安心”全面评估预警。一是实施全链条心理监测。形成“全员普查-约谈访谈-月报追踪(重点学生周报)-动态评估-反馈帮扶”的心理动态监测机制,全过程守护学生心理安全。二建立标准化监测流程。编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监测指标、步骤和等级标准,提高监测的精准度。搭建数字化心理健康管理平台,从普测、自测、访谈、咨询、鉴别评估、帮扶措施到成长报告,对重点关注学生形成全方位的“一生一案一策”动态监测档案。推进全方位医校协同。与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多家医疗机构合作,聘请专业医生每周半天线上坐诊,开展休学复学、心理异常、心理危机等评估,提高评估精准性。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为有需要学生及时就医提供保障。邀请医院精神科专家进校开展健康宣传和团体辅导,为特殊学生提供必要帮助。

四、干预“护心”科学施策守护。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办法》,形成“危机发现-预警通报-协同处置-家校联动-转介就医-建档备案-持续帮扶-总结复盘-经验推广”的全流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复盘机制,针对健康监测发现的高风险个人及突出的异常问题开展风险研判,对已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开展复盘,形成复盘案例召开复盘会议,为未来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二是提供及时帮扶。24小时“格桑花”心理援助热线,提供接待预约、电话预约、“今日校园”APP预约、辅导员特约等多种个体咨询预约方式,常态化提供寝室团体辅导、主题团体辅导、团体沙盘辅导、轻团体辅导等多种教育疏导渠道,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帮扶。是强化培养培训。构建“知识培训+危机演练+实习实训+案例督导”的危机干预培训体系,开展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一周一督导”,辅导员、学生心理骨干“一月一训”,选拔辅导员到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参加专业历练,切实提升心理工作队伍危机识别及处置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