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高校信息

重庆水电职院紧扣“六好”标准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日期:2025-05-27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打造若水校园、培育时代新人”为主线紧扣“六好”标准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成功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

一、以水铸魂,思政教育润物无声。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抓实理论武装,通过学习研讨、专题宣讲、研究阐释、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创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理论文章5篇,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2篇。建立省级、校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3个,立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项目。二是强化价值引育。制定《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行动工作方案》,细化“三全育人”10条措施,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获批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试点。创新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探索构建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师队伍“主力军”、水文化育人“主脉络”、平台保障“主支点”“五主聚链”育人模式,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堂革命典型案例3个。三是强化实践引导。开展“寻美巴渝水文化”“画梦长江”等社会实践活动231场,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1项,入选全国示范性团队1个。创设江河课堂、田间课堂等劳动实践教育“大课堂”,建设劳动教育“梦田工作室”,师生原创劳动之歌《梦的田》获重庆音乐广播电台展播采访,获市级劳动教育试点改革项目2项。

二、以水导行,班子建设风化于成。一是完善治理体系提效能。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根基。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党建统领事业发展有质效。推动“善治”促行,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1+8”制度体系,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建设典型院校、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二是夯实基层党建出效果。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获批国家级、省部级样板党支3个,入选国家级、省部级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3个,获评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15个、“五型党支部”10个。选优配强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开展培训赋能、赛马比拼,荣获重庆市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书记讲党建和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是推进作风建设增效力。聚焦清廉学校建设,构建“以水为镜、以廉润心”的廉洁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开展招生就业、基础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检查,优化廉政风险防控措施323项,多次在重庆市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会上交流经验。荣获重庆市直机关新时代廉洁文化微视频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二等奖。

三、以水为镜,师德师风内化于心。一是厚植师德师风之基。强化“润物无声、善能达才”的教风,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全覆盖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月活动,常态化开展岗前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教师教学质量平均分达到95.47分。6人获评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最美女教师、水利实干家、“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二是搭建成长进步之阶。大力实施学历提升、“1+3”帮带等“八大计划”,打造“金师”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 93%。每年举办技能文化节,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说课、示范课教学比赛,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进入高职院校50强。三是弘扬尊师重教之风。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作用,持续推动形成崇尚科学、崇尚学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选树重庆市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技能大师、首席技师等先进典型15人次。

四、以水润心,校园文化上善若水。一是三境育心护航价值引领。淬炼文化育人境界,将“上善若水 智水润心”水文化育人理念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拓展文化育人境域,建成一会、一刊、一论坛、一基地“四个一”平台。打造文化育人境象,实施“廊、墙、场、馆、楼”五大工程,建设水文化百米长廊、千米浮雕、万人广场,建成水文化育人展览馆和校史馆。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示范学校,全国水利行指委水文化育人专委会落户学院。二是三堂增智推动课堂革命。以“智水课堂”聚焦德技并修,构建水文化课程体系,建成国家级、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以“上善讲堂”聚力活动育人,引导师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等活动年均1万余人次。以“江河学堂”聚能知行合一,搭建“河小青”工作站等13个社会实践平台。水文化“境--戏”育人模式获全国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重庆市一等奖,全国水文化育人优秀案例一等奖。三是三戏促行增强文化内化。对话历史水文化,自编自演《大禹治水》等20个历史类剧目,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寻根地域水文化,编排《川江号子》等30个地域特色剧目,传播中华民族精神与人水和谐智慧。弘扬行业水文化,面向社会展演《生命水利》等25个行业类剧目,体验和感悟水文化的精神内涵。原创剧目《川江号子》获重庆市大艺展一等奖,《川江颂》入选全国水利职业院校“讲好水故事”优秀文艺作品。

五、以水共融,校园环境至善至美。一是打造生态校园。打造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绿化美观的生态校园,获评国家级节水型校园典型案例、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重庆市绿色校园。搭建“124N”数字校园整体架构,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获批全国数字校园试点校、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重庆市智慧校园。二是创建健康校园。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广泛开展体育、文艺比赛活动。坚持以育心促育德,擦亮“智水润心”“蔚蓝心理工作站”“医校联合心理服务站”育人品牌,获评“重庆市职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材入选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典型案例获重庆市高校优秀案例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是建设平安校园。强化安全意识宣传教育,推动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以校园、楼宇、区域、人员等为基点划分3300个管理网格。树立统筹发展安全理念,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体系。获评全市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

六、以水明志,阵地建设月明风清。一是筑牢阵地防线。制定《宣传舆论阵地管理办法》,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管理规定,落实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有规矩的要求。加强官网、官微、LED屏、自媒体等阵地管理,确保阵地可管可控。二是深化网络育人学生参加“渝论·青年说”第二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获二等奖,官微“每周整体传播数据(wci值)”排名进入全市高校前10,学校网络新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强。三是培育文明细胞。制定《文明细胞创建评选管理办法》,开展文明细胞创建评选工作,评选文明单位、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职工、文明社团等文明细胞965个,获评重庆市高校文明公寓、特色寝室、文明寝室16个。2022年,学生公寓成功入选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