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来抓,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引领,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建强“主心骨”,把好育人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党建质量,健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强化理论武装,构建理论学习“一示范两覆盖三规范”机制,凝练“六步学习法”。建强战斗堡垒,19个基层党组织进入全国和重庆市党建“双创”建设序列,设置6个党工委和31个学生楼栋党支部,由党政管理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形成机关干部、专职组织员、辅导员全面“下沉一线”的工作格局,实现“服务就在身边,问题不出楼栋”,相关做法获中央组织部充分肯定。
二、夯实“主渠道”,筑牢育人阵地。学校定期召开思政课建设工作会,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形成“六个一”的建设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打造具有法治和国家安全教育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品牌,入选2025年度全国典型工作案例。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编写《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系列丛书,参编《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学校牵头的教材《中国国家安全法学》入选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教材。推动思政引领与专业教育贯通,构建塔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国内最大的“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集群,推出“法学+金融学”等8个双学士学位项目,狠抓全国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
三、丰富“大课堂”,构建育人矩阵。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打造宣讲育人特色,入选全国大学生法治宣讲团,承担市教委“渝教星火”宣讲团建设,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团工作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入选2025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擦亮“红岩思政”育人底色,推进“红色校史赋能德法兼修时代新人培育工程”,举办中央精神文明办示范活动“好人进校园”大思政课,开展“青年西部强国行”大型调研,形成“1+1+1+N”模式的“青春大课堂”大思政课品牌,入选重庆市红岩思政优秀案例。
四、培育“大先生”,建强育人队伍。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出台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实施方案》,建设“三好一突出”荣誉体系,评选西政好老师366名,利用社会资金设立教书育人、教学贡献奖等荣誉,推出“西政大先生”“西政有良师”专栏,选树宣传师德榜样。2024年,新增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人次,实现“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国家级领军人才的持续突破,6人次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