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高校信息

重庆文理学院实施“七大思政”工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日期:2024-11-19

重庆文理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大力实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环境思政、网络思政、社区思政、一体思政等“七大工程”,形成学校思政教育的强大合力,奋力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文理力量。

一、聚焦思政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提升思政育人效力与动力。一是加强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出台《中共重庆文理学院委员会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实施方案》,分解建设指标,明确领导和部门责任。制定《重庆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着力打造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二是加强内容体系建设。建立思政课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四元共生”课程体系,更新选修课程课时比例和习题的形式与内容。挖掘重庆红色文化、校史资源等转化为教学资源,出版优秀教学案例2部,着力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加强思政课程创新发展建设。每学期开展思政课程公开课或示范课教学活动,每两年举办1次思政课程教学比赛,每年评选思政课程先进教师2名,着力培塑示范标杆。

二、聚焦课程思政和实践思政融合,提升思政育人引力与活力。一是注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设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专项”,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激发教师教学创新活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新动力。学校完成教育学、文学2个学科专业指南编制并延伸推广至其他学科,整理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85个,市级优秀案例20个,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丰富参考。二是注重教师能力提升与制度建设。开展教师培训,建立备课研课制度,发布教案定制标准,将课程思政纳入教案检查考核重要内容,确保课程思政的落实与深化。建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1个,校级示范课程51门,市级示范课程28门;评选表彰教学名师和示范团队28个,每两年评选课程思政建设先进教师5名以上,以激励更多教师投身于课程思政实践。三是注重思想引领与校园文化提升。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分享会、读书文化月”“文理青年说”,开展红色之旅”“绿色之行”“古色之路等思政研学活动提升政治觉悟和学习热情。通过社团之光文化艺术节和星级社团评比,评定星级社团46个,荣获国家级优秀项目2项,重庆市优秀学生社团1项。开展“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调研西部陆海新通道、青马骨干班调研永川禁毒基地、“返家乡”等思政研学计划31项。四是注重多维协同与创新能力培养。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图书馆等部门协同举办文化节、读书活动100余场,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教务处、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通力合作举行学科竞赛,两年来学生获市级以上奖励数1100余项,展现学生扎实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

聚焦环境思政和网络思政拓展,提升思政育人魅力与张力。一是着力环境文化建设与思想文化宣传。学校推进院士雕塑、校赋、校园通道美化亮化等文化标识落成和广场灯饰设计、教学楼文化墙、校园微景观文化的打造,为校园增添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校园112个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等,及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让党的声音在校园内广泛传播。学校积极开展宣传报道,在国家级、省市级媒体上广泛发声,今年以来外宣报道200余篇,其中国家级20余篇,有效传递文理好声音。二是着力人文艺术熏陶与品牌打造。两年来开展“进德大讲堂”、红色档案故事、群舞《无穷之路》等原创文化精品巡展巡演18场(次),举办周末文化广场29期,“榜样引领、励志笃行”学风建设系列宣讲活动165人次受众学生2万多人。发挥艺术设计等专业师生优势,开发学校文创产品共6大类,展示了学校文化内涵,传播学校形象,提升学校知名度。开展网络文化节品牌活动4届,征集网络文化作品1300余项,获批重庆市舆情研究基地,教师获重庆市教科文卫体工会网络作品征集比赛一等奖,师生成果被中央宣传部采纳4项、重庆市委宣传部采纳100余项。三是着力网络队伍和网站建设。重视网络队伍建设与培养,组建市级、区级网络评论队伍,开展专题培训,提升队伍思政水平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迭代升级校园官网,今年更新主题大图57张,美化展示效果,专设思政专题网,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入驻热门社交媒体,今年官方微信公众号与微博分别新增4.2万和3.1万粉丝,有效拓宽网络宣传渠道,提升学校影响力。

四、聚焦社区思政和一体思政构建,提升思政育人内力与合力。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通过“思政教育进社区”“党团组织进社区”和“先锋模范进社区”三大计划,以系统化思维强化党建引领,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促进学生社区治理新提升。制定《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方案》,实现学生网格化管理、场地网格化布局,全校1300余名教职工近三轮轮流入住学生社区值班4000余人次,发现并处理问题1800余件。二是强化常态化提级监管与智能化特情响应。成立学生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常态化提级介入监管模式,建立五级微信工作群,实现工作信息的及时发布、接收和处理,确保学生社区治理工作层层递进、细致入微。利用信息化设备,如人脸识别系统、水电计费系统等,实行智能化管理服务,建立包括“行为异常”“水电异常”“出勤异常”“经济异常”和“心理异常”在内的五大特情响应机制,及时启动预警和干预,突发事件处理80余次化解了重大安全风险。三是强化资源整合与质量提升。着力打造“一成员一优质教学资源库”,完成《西部职教基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读本——永川历史文化》编纂,并与地方教育部门携手,将思政工作案例集、资源库等纳入一体化建设规划,为大中小学师生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同备同上一堂课”思政教研活动6次,“跨学段主题沙龙”5场,将评选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优秀教师纳入学校奖励体系,激励教师投身思政教学创新。打造“一成员一示范金课”,与媒体联合建设展示平台,深入中小学指导示范金课建设9次,开展示范金课评选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