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5-00090 [ 发文字号 ] 渝教议函〔2025〕116号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5-08-29 [ 发布日期 ] 2025-08-29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31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郑祥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重庆市职业教育提档升级 加快职教本科建设的建议》(第1331号)收悉。经与市商务委、市大数据发展局、重庆市税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锚定区域经济优化学校布局、对接产业校准专业设置、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合作企业税收优惠、数智赋能提升高精尖人才培养效能”等事项均已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院校布局,锚定区域经济航向”事项

我市高度重视和支持全市职业教育发展,采取切实有效举措,不断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在规划方面,在各类教育规划中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专章布局,明确将职业院校升本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并通过政策倾斜支持优质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在政策方面,深入参与、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领域重要政策制定和落实工作。出台有关政策文件,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培育,提升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匹配度。在资金方面,“十四五”以来,累计争取中央资金共计4.34亿元,立足区域产业优势,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依托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开放平台势能,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推动市属高职院校完善办学条件,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创新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规划谋划和引领。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积极谋划研究“十五五”规划中有关职业教育的工作。二是加强项目储备和对上争取。持续指导市属高职院校根据国家政策方向,积极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更多争取中央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三是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结合全市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产业发展实际,优化结构布局,搭建中职、高职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体系。

二、关于“对接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事项

市教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持续优化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聚焦国家战略布局、重点产业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构建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需求链紧密对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格局,不断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需求匹配度。一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专业围着需求转”原则,通过“新设一批、升级一批、改造一批、撤销一批”等方式,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按年度发布《重庆市职业教育专业与重点产业适配度年度报告》《职业院校新专业设置指南》《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适配度分析报告》等,指导职业院校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布局,大力新增紧缺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淘汰撤销落后专业。二是打造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实施市级“双高计划”,围绕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及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全力打造一批对接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高水平特色专业群,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三是服务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支持职业院校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主城都市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专业,渝东北地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专业,渝东南地区重点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等专业。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市产业布局特点,对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要求,健全“需求侧导向、供给侧响应”的联动机制,持续发布《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适配度分析报告》,健全完善“三张清单”制度,指导职业院校精准布局专业。同时,将专业建设纳入学校办学评价体系,引导专业设置紧贴产业、服务发展、动态优化。

三、关于“强化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事项

我市以“需求导向、资源共享、机制创新”为核心,构建“四链贯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育人体系。一是持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全力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共享共育,推行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双元育人。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支持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三是夯实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数智赋能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校企共同开发模块化、项目化课程,编写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数字教材,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在“精准培养”与“统筹规范”上下功夫,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提升职业教育对产业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四、关于“职业教育合作企业税收优惠”事项

财政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多部门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文件鼓励支持企业投身职业教育。一是在“对积极投身职业教育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等若干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2号)等文件,明确了对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提供教育服务、举办进修班或培训班取得的收入等一系列免征增值税优惠范畴,制定了针对提供非学历教育服务,境外教育机构与境内从事学历教育学校合作办学等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二是在“对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给予税收减免,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方面,《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46号)等文件,明确了企业因接收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以及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依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等优惠政策。

五、关于“智领职教变革,提升高精尖人才培养效能”事项

市教委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重庆建设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将职业教育数字化纳入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框架,依托全市一体化公共数字资源平台,推动职业教育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二是夯实数据底座,赋能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方面,依托市大数据发展局建成的全国首个市域一体化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归集教育类数据超过1万类,联通市级部门、区县及川渝地区数据,为职业教育精准化管理、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撑。打造“渝悦·渝有优教”“智汇产教”等数字化应用,提升职教服务效能。三是创新教学模式,破解实训难题。在资源开放共享方面,通过重庆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整合国内外优质课程、行业技术标准等资源,助力学生前沿技术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在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建设方面,推动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开发VR/AR实训资源,建设职业教育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8个,覆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高危、高成本领域。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快建设数字重庆人工智能底座,推动建设云边、端协同的共享算力资源池,部署视觉大模型、多态大模型等,持续增强底座算力、算法供给能力;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应用,支持优势企业围绕智慧教育等场景,打造一批服务学校、学生的智能体,推动“AI+教师、AI+学校”等应用推广,赋能教育数字化建设。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5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