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5-00085 [ 发文字号 ] 渝教议函〔2025〕41号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5-08-29 [ 发布日期 ] 2025-08-29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2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陈卫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调整优化教育支出政策的建议》(第1222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办理,对“不再考核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适时调整‘两个只增不减’政策”,暂不具备解决条件,对“优化支出教育结构和建立偏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运行保障机制”的建议,目前已有政策保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不再考核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适时调整‘两个只增不减’政策”的建议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要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高于4%。为确保完成教育强国建设规划,国家对地方提出了财政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随着学龄人口的变化,教育投入第一个只增不减,即总量投入面临更大的压力,结合您的意见,我们将积极向国家层面反映。现阶段,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完成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任务,财政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仍然是我国确保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则,是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关于“优化调整教育支出结构”的建议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年发布的《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年)》,已明确将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着力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减少非教育教学核心领域的支出,如过度扩大教学规模的投入;增加对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经费保障,大力支持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等工作;加大对教学条件改善的投入,提升学校软硬件设施水平;同时,注重教学环境美化,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学习氛围,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会同财政部门,优化教育经费在学段间、学段内部的支出结构,将更多资金用于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和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打造教育发展“软实力”。

三、关于“建立偏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运行保障机制”的建议

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我国建立了“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相关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时,将农村和薄弱学校作为重要考虑因素,重点向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和薄弱学校倾斜,如:对不满100人的义务教育学校按100人规模核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优先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教育事业发展实际,不断优化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持续改善偏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持续推动缩小区域教育差距。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53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