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3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陈满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学校内及校园周边禁售高盐、高糖、高脂食品以及含酒精、含糖、碳酸类饮料的建议》(第1131号)收悉。经与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直以来,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始终把维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摆在首位,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健全监管制度、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持续深入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及营养健康管理工作。
(一)完善政策体系。市教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的通知》《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文件,对校园食品小卖部(超市)管理作出规定,要求非寄宿制学校不得在校内设置食品小卖部(超市)或自动售卖机,已经设置的,要逐步退出。强调寄宿制学校确需设置食品小卖部(超市)或自动售卖机的,只能售卖纯净水、矿泉水、预包装面包、牛奶。禁止小卖部售卖高盐、高糖、高脂食品以及含酒精、含糖、碳酸类饮料。
(二)压实主体责任。要求区县和中小学严格落实学校食堂自主经营要求,不得营利,不得对外承包、托管或变相承包经营。在全市学校中推行岗位责任制度,督促全市所有学校在落实现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并执行集中用餐食品安全岗位责任制度,用餐人数300人以上的托幼机构食堂和用餐人数5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配备食品安全总监,目前食品安全岗位责任制度执行率和食品安全总监配备率均已达100%。市教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梳理出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14个岗位、123条工作责任,并制作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教学视频17条,组织培训教育和集中学习,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5万人次。
(三)加强督导检查。每学期开学前后,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均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市教委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开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对全市各区县开展全覆盖检查。先后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格检查校园及周边高盐、高糖、高脂食品以及含酒精、含糖、碳酸类饮料。目前正在进行的“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2024年以来已检查学校食堂10243家次,发现问题并整改问题12179个,责令整改719家,约谈446家,立案处罚违法行为202件。
(四)推行智慧化管理。在全市学校推广以“互联网+明厨亮灶”为基础的“重庆阳光食品”信息平台,借助实时监控AI智能识别、网络直播等先进技术,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操作行为进行实时AI智能监控,实时抓拍有害生物、垃圾桶未加盖、从业人员不戴帽子口罩等11种安全隐患,做到智能识别、智慧抓取、自动推送。目前全市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95%,“重庆阳光食品”信息平台使用率100%。
(五)创新健康教育。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纳入“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重要内容。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营养健康“小达人”视频评选等多种形式,开展“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和“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市级系列活动,大力宣传营养健康知识,提升学生营养健康素养。
(六)注重科学配餐。市教委组织专家编制分学段、性别、城乡、季节,家庭膳食指导等系列参考食谱,通过市、区县培训积极推广电子营养师,指导学校科学配餐,不提供高盐、高糖、高脂的食品。组织多期市级学校公共营养师培训,共培养1000余名学校公共营养师,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提供人才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您提出的关于科普宣教、校内外监管等方面的建议,市教委坚持问题导向,会同相关部门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的食品安全及营养健康管理。
(一)进一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在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开展为期半年的中小学食堂集中整治。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问题方面,围绕“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违规提供保健食品、含乳饮料和火腿肠等深加工食品”“非寄宿制中小学校违规开设食品小卖部(超市),违规销售高盐、高糖、高添加剂食品”开展集中整治,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
(二)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力度。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好村社食品安全协管员的作用,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协查力度,发现非法占道经营的流动推贩及时向城管部门通报。继续将校园周边“五毛食品”作为监督抽检重点,发现不合格产品从快从重进行查处。加强对校园周边餐饮单位监督执法力度,对发现的问题督促餐饮单位限时整改到位,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涉嫌犯罪的行为依法移交公安机关。
(三)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监管。市教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监管部门、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积极引导校园及周边餐饮单位通过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使用“重庆阳光食品”APP开展自律管理。继续推进后厨直播视频向家长公开,畅通社会和家长监督渠道。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将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者作为智慧监管平台重点监管对象,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进行全覆盖、全链条监管,提高监管针对性、准确性。
(四)严格食品经营许可审查。市市场监管局继续深入开展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许可清理,依法依规对周边食品经营网点进行许可或备案,严格许可准入条件,彻底取缔无证经营行为,消除无证经营现象。督促对校园周边房屋有管理权限的学校加强使用管理,不得租借给无证无照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或单位。对校园周边餐饮单位管理制度、人员情况、选址、场所功能设置及布局、摄像头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许可要求进行最严格的审查。对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且无条件整改的,不得发放食品经管许可,从源头杜绝“乱、差”进入校园周边市场。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4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