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4-00085 [ 发文字号 ] 渝教议函〔2024〕180号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4-06-24 [ 发布日期 ] 2024-06-24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2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郑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重庆民转公学校后续遗留问题的建议》(第1021号)收悉。经与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国资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委编办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民转公”学校后续遗留问题的解决推进情况

按照中央巡视整改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级部门和有关区县党委政府密切配合,20213月启动“公参民”学校治理,按照“转设公办一批、规范举办一批、终止办学一批”的思路,因地因校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系统施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实现48所学校“公”“民”平稳脱钩,其中39所转为公办学校、8所继续举办为民办学校、1所终止办学,新增公办优质学位约11万个。2021年秋季学期,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降低至3.5%,提前1年半达到中央“2022年底省域控制在5%”的要求。“民转公”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和新生均按规定免收学杂费、课本费,普通高中在校生和新生按公办高中标准收费,惠及学生11万人,学生家庭每年减少教育支出约22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民转公”学校在行政管理方面实行属地区县管理为主,积极探索属地化行政管理与集团化教学管理有机融合的路径举措。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通过品牌共创、平台共建、教学共研、资源共享等方式,推进“民转公”学校与母体学校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管理方式、课程开发、课堂教学、队伍建设、实践基地等方面合作。健全“民转公”学校与母体学校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工作机制。“民转公”学校所在区县政府、教育部门要制定“民转公”学校高质量发展规划,在政策方面予以倾斜,做到经费优先保障、队伍优先配置、条件优先改善。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46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