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65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高廉政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职业教育环境的建议》(第0654号)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对我们推进相关工作有积极作用和意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我委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环境优化工作,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印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育部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深化课程改革。以赛促教,加强课程改革,推行岗课赛证融通。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排全国第2、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赛排全国第3、学生技能大赛金牌总数和获奖总数增长近一倍,获奖数量、获奖质量、获奖比例和参赛覆盖面均创历史新高。校企共建重庆市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14门,一流核心课程(线下)54门。三是打造双师队伍。实施双千双师交流计划,2023年累计1129名教师进入企业轮岗工作,943名企业高技能人才进入学校兼职任教,其中55名学校挂任企业科技副总,55名企业高技能人才挂任二级学院副院长。建设市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0个,“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0个,中职学校初、中、高级“双师型”教师共计8787人,开展职业院校素质提高计划培训,每年培训约4000人次。四是开展实训改革。首批启动建设81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引导对2024个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升级改造。组织认定首批30个重庆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校企共同开发实施实践项目,有力促进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应用知识、技术和技能。五是深化产教融合。2023年立项建设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1个,立项建设市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40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60个、职业院校实训基地项目40个,重庆市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31个、重庆市老年大学示范校4个、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基地31个、重庆市继续教育网络课程100门,现代产业学院45个,营造了良好的协同育人环境。
二、下一步工作
您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指导性,值得深入研究。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提质领跑行动,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环境。一是进一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尽快建立健全部市协同推进机制,全面推动改革任务落实,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提供具有辨识度的重庆方案。二是进一步开展课程改革。探索建立课程、教材与技术联动更新机制,组织省内有关单位,梳理形成课程、教材更新点并建立数据库。围绕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及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集群发展实际需求,梳理需要开发的新课程。组织市内职业学校、企业,组建由大国工匠、技能大师、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开发新课程。三是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构建校企人员互任互聘机制,建立企业人员入校任教激励、评价与考核制度。选派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担任工程师,选派企业工程师到职业院校担任专业教师。四是进一步推进重大改革项目。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及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集群发展,分层级组建一批多跨协同的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切实推进实体化运作。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等项目,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和现场工程师,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共同成长。五是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发展。优化数智职教顶层设计,聚焦项目管理、产教融合、实习管理等最现实、最紧迫、最急需的工作,力争上线更多“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加快建设重庆智慧职业教育平台,建设一批信息化标杆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和数字化教材等,推动校企资源实时共享。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