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推普”之约,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青年再赴藏地:走进历史、走进集市、走进校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重庆化工职业学院赴藏“推普”实践团连续第三年奔赴西藏。本年度,在西藏自治区共青团、山南市共青团大力支持下,实践团于2025年7月11日至15日走进山南市,以“走进”为主线,足迹遍布文化场馆、历史源头、居民社区、繁华集市与菁菁校园,扎实开展系列推普活动。
走进文化:博物馆里探文脉
实践团首站走进山南市博物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沉浸于各主题展厅,通过珍贵的历史展品,系统梳理了山南市深厚文化的传承脉络。此行不仅深刻体悟了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厚重底蕴,也为将普通话推广融入藏文化传承奠定了认知基础,助力普通话成为展现藏文化活力的崭新纽带。
走进历史:发源地中寻根脉
实践团走进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实地探访了象征起源的第一块农田——索当、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和第一座寺院——桑耶寺。他们主动运用普通话与当地藏族群众亲切交流,在探寻文明根脉的过程中,有效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与互信,使普通话成为贯通古今、凝聚文化认同的坚实桥梁。
走进社区:居民身边访实情
实践团深入基层,走进萨热、昌珠、红星、琼嘎顶等多个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有效问卷500余份,全面掌握了藏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与需求。队员们同步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发放推普手册并耐心讲解鼓励,旨在以语言为媒,加强民族交流,深化共同体的情感认同。
走进集市:街头巷尾焕新声
为了让推普更生动、更接地气,实践团在乃东区街头精心打造了“普通话推广集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藏族小朋友在“哪吒”配音秀中展现语言天赋;绕口令环节“刘奶奶喝牛奶”引来阵阵欢笑;诗词对对碰中,带着独特腔调的童声抢答趣味盎然;非遗漆扇与艾草香包制作吸引众多群众参与。这场别开生面的集市,让普通话学习在互动与欢笑中焕发蓬勃生机,成为连接藏汉同胞情感的欢乐纽带。
走进学校:菁菁校园播希望
实践团走进结巴乡小学,将普通话学习巧妙融入丰富有趣的互动游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孩子们交流互动,于幼小心田播下语言传承与文化理解的种子,让普通话成为传递知识、连接心灵的校园桥梁。在方圆职业技能学校,团队面向教师开展《新媒体与AI智能赋能职业发展》专题培训。课程以推普主题视频切入,深入解析新媒体运营策略、实用拍摄技巧,并分享了办公软件高效操作与前沿AI工具应用,为教师们送上提升效能的“技能锦囊”。
推普之路任重道远,三年来,重化青年赴藏“推普”实践团在西藏的蓝天白云下,用脚步丈量大地,以真心架起沟通之桥。每滴汗水都浸润着民族团结的种子,每次互动都传递着语言相通的温暖。这个夏天,他们继续在雪域高原播撒普通话的种子,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芳华。这份坚守不会止步,未来,他们将带着初心再出发,让推普之花在藏地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