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突破!我市一所学校摘得中国质量奖——他们做了中国教育未来30年想要重点做的事情!
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颁奖会现场
11月2日下午3点,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荣获教育机构类唯一一个中国质量奖。
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首次将教育机构纳入评选,这既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第一个中国质量奖,也是重庆摘得的首个中国质量奖。
中国质量奖证书和奖杯
“零”的突破——重庆首个中国质量奖
中国质量奖是经中央批准设立的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奖,旨在表彰在质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就的组织和为推进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措施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每两年评选一次。设“中国质量奖”(每届不超过10名)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每届不超过90名)。
刘希娅作为获奖代表在颁奖大会上发言
近年来,谢家湾小学秉承“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创新实践“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模式,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教育公平,突出“四不四强”“三生三动”,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教师管理,探索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径,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和经验,为国内外基础教育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蒋家东点评谢家湾小学“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质量管理模式
鉴于谢家湾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效。2017年初,经市教委的遴选,市政府推荐谢家湾小学参加了评选。经过一年多的资料评审、答辩、问卷调查、现场评审、投票、公示等层层角逐、全面评审和相关程序后,最终谢家湾小学“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在众多参评的教育单位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
刘希娅在“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组织和个人媒体对话会”分享谢家湾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探索
谢家湾小学的脱颖而出,让重庆实现了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第三届中国质量奖评审组对谢家湾小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学校创新实践的素质教育质量管理模式,“优化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创新了教学、教师管理,探索出了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径,有特色,可推广。”
盛赞连连——是全国最全面的课改
“这次获奖给了我和致力于探索素质教育的同行们很大的激励,大家会越来越相信孩子们负担轻依然可以成绩好。”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说,她把获奖消息告诉学校的老师后,大家都很兴奋。大家表示,获奖后将更加坚定素质教育的方向,进一步转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和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探究更多的方法、措施与同行分享,帮助更多同行沉心静气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践,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受益,真正实现“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部课程中心主任田慧生说:“谢家湾小学的课改抓住了基础教育育人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是全国最彻底、最系统、最全面的课改,虽然是艰难的,事实证明也是成功的、可行的。谢家湾小学做了中国教育未来30年想要重点做的事情。”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谢家湾小学荣获中国质量奖,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市基础教育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谢家湾小学教育模式的典型经验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今后也将把谢家湾小学一些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总结提炼,从而在全市进行推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为教育领域第一个‘中国质量奖’获得者,大家或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作为一所小学,为什么有机会获奖?我觉得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崇尚的教育质量观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不是零件,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所以我们的质量观首先是要让孩子天天快乐,还要健康成长。只有快乐没有成长,或者成长但是不健康,都是没有意义的。”刘希娅介绍,本次获奖的教育模式以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提升质量为核心要素,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融入国家课程形成“小梅花”课程体系,并对课程管理进行了优化。
“我们改传统的‘讲练背’为‘体验实践合作型’学习方式,课程整合后,上午长短课结合的4节课可以让孩子们基本完成7门学科课程学习;校园里没有统一的上下课铃声,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上洗手间、喝水,各班级根据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自行安排课间休息的时间和方式;中午孩子们在自助午餐和午休后会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下午则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学科专题活动,放学后还专门设置了民乐、棒球、田径等兴趣队供需要的孩子选择。
“其实我们的质量观,并不强调所有孩子都能进名校,我们很多孩子在清华、北大、哈佛,也有孩子在职业学校,他们依然既有分数也有自己的精彩人生。”刘希娅表示,接下来学校依然会秉承“从质量的角度审视反思教育,用质量的理念和方法改变调整教育”的理念提升育人质量,“我们的质量观不局限于学生在校园,学生要走出社会冲出国门,希望他们能够有强大的内心、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引领社会,为社会发言。”
谢家湾小学以课程整合为核心推动教育综合变革,建构了特色的小梅花课程,在保障国家课程全面落实的基础上,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深度融入国家课程,增加了很多实践性、创新性的内容,并将原来的讲座式排排坐教学,慢慢转变成对话式、讨论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撤掉了讲台,课桌也换成半环形,方便小组讨论,实现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综合整理自重庆日报、华龙网、上游新闻-重庆晨报、“希娅分享”“重庆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