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申报2017年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通知》(渝教办函〔2017〕172号)等文件精神,经专家组评审,确定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张万国申报的《立足学生综合素养的CIS班级育人课程实践研究》等4项课题为重大课题,重庆市万州南京中学赵万平申报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策略研究》等50项课题为重点课题,重庆市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张臣民申报的《普通高中网络安全教育策略研究》等100项课题为一般课题,现予以公示(见附件)。
公示期:2017年10月9日至10月13日。
公示期内,如对公示项目有意见或要反映问题,请以书面形式向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请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请署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市教委将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为反映人保密。
联系人:重庆市教委基教处钟波,联系电话:63612104,联系邮箱:260978562@qq.com,重庆市江北区北滨一路369号,邮政编码:400020。
附件:2017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评审结果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7年9月30日
附件
2017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评审结果
重大课题(4个)
序号
|
课题名称
|
承担单位
|
主持人
|
1
|
立足学生综合素养的CIS班级育人课程实践研究
|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
张万国
|
2
|
普通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
童朝阳
|
3
|
重庆市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研究
|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龚兴英
|
4
|
区域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
胡方
|
重点课题(50个)
序号
|
课题名称
|
承担单位
|
主持人
|
1
|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策略研究
|
重庆市万州区南京中学校
|
赵万平
|
2
|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重庆市万州区第三中学校
|
王智力
|
3
|
基于新媒题渝东南高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研究
|
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中学校
|
庞一明
|
4
|
案例教学模式用于渝东南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称研究
|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中学校
|
蒋荣
|
5
|
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
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
林莉
|
6
|
引导高中学生读懂叙事写人类散文的策略研究
|
重庆市复旦中学校
|
罗彬
|
7
|
普通高中体艺特色学校实践研究
|
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中学校
|
王代光
|
8
|
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四C课程建设及实施途径研究
|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
|
罗丞
|
9
|
学区共同体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
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中学校
|
张昌福
|
10
|
网络空间人人通环境下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
洪竟雄
|
11
|
在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活动有效实施研究
|
重庆市九龙坡区田家炳中学校
|
颜晋
|
12
|
基本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体系实施研究
|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校
|
何政文
|
13
|
新课改背景下基于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行动研究
|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
袁森
|
14
|
普通高中iSTEM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
|
重庆市南坪中学校
|
李文胜
|
15
|
基于农村普通高中现状的语文大阅读课程实践研究
|
重庆市第四十八中学校
|
晏祥兰
|
16
|
基于英语课程标准的初高中英语衔接课程开发
|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校
|
李飞
|
17
|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学生社团“1+X”课程建设研究
|
重庆市北碚区江北中学校
|
罗孝军
|
18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困点教学策略研究
|
重庆市渝北区两江中学校
|
霍本斌
|
19
|
区域推进科创(STEAM)教育行动研究
|
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
曾亚琼
|
20
|
利用历史图片培养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初探
|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
倪晓燕
|
21
|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选课走班策略研究
|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
何远疆
|
22
|
基于教材分析的高中法治教育有效策略研究
|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
谯婷
|
23
|
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策略研究
|
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唐顺东
|
24
|
基于提升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合唱实践研究
|
重庆市合川中学校
|
唐芙蓉
|
25
|
基于中学校园影视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效能研究
|
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
|
李宗涛
|
26
|
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
晏敏
|
27
|
教研引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研究
|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骆永杰
|
28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学内容设计策略研究
|
重庆市南川中学校
|
强宝香
|
29
|
校本研修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
|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中学校
|
王天会
|
30
|
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内涵与创建策略研究——以大足中学为例
|
重庆市大足中学校
|
李川长
|
31
|
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案例的研究
|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
尹彤
|
32
|
基于智慧课堂的历史教学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与研究
|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
曾佑彬
|
33
|
开州中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及能力提升研究
|
重庆市开州中学校
|
刘皓
|
34
|
微课模式下中学生物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
重庆市丰都中学校
|
杨切吾
|
35
|
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跟踪评价研究
|
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校
|
陈世廷
|
36
|
基于核心素养的通用技术拓展课程建设研究
|
重庆市石柱中学校
|
张继状
|
37
|
渝东南地区贫困高中生生涯规划策略研究
|
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
|
刘建军
|
38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环境教育策略研究
|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
付申珍
|
39
|
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
张云建
|
40
|
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
|
陆平
|
41
|
思想政治课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策略研究
|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
|
韩音
|
42
|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
傅晓健
|
43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文本阅读深度教学研究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
秦久传
|
44
|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数据化管理创新研究
|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
汪红霞
|
45
|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
|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
黄新军
|
46
|
中学智慧校园“三于”实施模式研究 ——以西附为例
|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
黄仕友
|
47
|
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
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
钟艳
|
48
|
重庆市普通高中音乐学科选修课程实施研究
|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甘元平
|
49
|
核心素养导向下普通高中边缘学生转化研究
|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谢倩倩
|
50
|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改革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
熊知深
|
一般课题(100个)
序号
|
课题名称
|
承担单位
|
主持人
|
1
|
普通高中网络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
张臣民
|
2
|
高中化学教师生存现状调查及发展需求研究
|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
|
钟福全
|
3
|
渝东南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推进课程改革
|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
刘菲
|
4
|
渝东南地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
李英瑜
|
5
|
普通高中学生社团课程《西兰卡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
|
张志余
|
6
|
普遍高中日语新课标与日语零基础学生的适切性研究
|
重庆市涪陵第二十中学校
|
杨建军
|
7
|
农村教师课程改革实施能力提升研究
|
重庆市涪陵第七中学校
|
廖理彬
|
8
|
普通高中生物选修1实验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
|
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
刘婕妤
|
9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导学案的优化设计研究
|
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
|
鲁天前
|
10
|
高中数学教材“探究与发现”栏目的价值研究
|
重庆市求精中学校
|
廖应春
|
11
|
中学生文学类文本阅读困难的原因及解决
|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校
|
何卉令
|
12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学科术语运用研究
|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
|
方华
|
13
|
基于农村中学学生实际情况的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研究 —— 以茄子溪中学为例
|
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中学
|
龚小栩
|
14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提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能力的探索与探究
|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
|
黄正华
|
15
|
普通高中艺体特色教育发展行动研究
|
重庆市江北区望江中学校
|
兰廷友
|
16
|
普通高完中基于核心素养的六年一贯制实践研究
|
重庆市第三十二中学校
|
李龙均
|
17
|
普通高中选修课程有效开设研究
|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校
|
邓仕民
|
18
|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
重庆市九龙坡区铁路中学
|
任权民
|
19
|
农村高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校
|
黄元伟
|
20
|
基于校本研修提高青年教师学科素养的案例研究
|
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校
|
周世超
|
21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新常态的实践研究
|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
胡文平
|
22
|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文化典籍深度阅读实践研究
|
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
周玉芳
|
23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新常态的实践研究
|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
胡文平
|
24
|
生命教育办学特色驱动教师教学特色生成实践研究
|
重庆市北碚区江北中学校
|
张程垣
|
25
|
高中思政课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方法的研究
|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
孙霞
|
26
|
沙盘游戏在高中职业规划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
重庆市北碚区兼善中学校
|
艾曾
|
27
|
静观蟠扎技艺的传承——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研究
|
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
|
刘昕
|
28
|
教育生态视野下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校
|
张莉
|
29
|
农村高中培养学生仁爱品格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
重庆市渝北区育仁中学校
|
田志忠
|
30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校本课程研究
|
重庆市渝北区南华中学校
|
汪天彬
|
31
|
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
|
重庆市渝北区蜀都中学校
|
张晓洪
|
32
|
高中探究式学习地理图表的教学实践
|
重庆市两江新区礼嘉中学校
|
何诗妍
|
33
|
优质课堂教学案例资源库建设与共享研究
|
重庆市两江新区两江育才中学
|
史良
|
34
|
高中议论文主体结构思维可视化训练研究
|
重庆市两江新区礼嘉中学校
|
程静平
|
35
|
中学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策略研究——以重庆市巴南中学校为例
|
重庆市巴南中学校
|
隆勇
|
36
|
高中学生爱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
|
重庆市巴南区渝南田家炳中学校
|
王鸿申
|
37
|
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策略研究
|
重庆市巴南区实验中学校
|
余长敏
|
38
|
基于地域人文特色的选修、社团课程建设的研究
|
重庆市巴南区木洞中学校
|
陈文新
|
39
|
基于STEM教育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
章露生
|
40
|
自主学习视域下的高中走班制实践研究
|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
雷文超
|
41
|
基于Web的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实现
|
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校
|
陈孝玉
|
42
|
生物学科教育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讨和应用
|
重庆市江津区聚奎中学
|
张先军
|
43
|
基于山地中学的环境适应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
|
张耘
|
44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史料实证能力培养
|
重庆市合川中学校
|
黄建华
|
45
|
基于生物教学的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
|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
何扬建
|
46
|
区县中学师资条件下的选课模式研究
|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
何仕乾
|
47
|
新高考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探究
|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
陈德蓉
|
48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研究
|
重庆市南川区道南中学校
|
汪仁友
|
49
|
高中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陆清华
|
50
|
普通高中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有效实施研究
|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中学校
|
杨文书
|
51
|
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衔接性研究
|
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中学校
|
张绍兰
|
52
|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有效开设研究
|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
|
王身伟
|
53
|
高中生生涯规划实践研究
|
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校
|
余雪松
|
54
|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课程资源及与通用技术整合的研究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进盛中学校
|
犹广友
|
55
|
万盛经开区高中新任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质性研究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教师进修学校
|
夏江东
|
56
|
初高中综合学科的衔接教育研究
|
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校
|
肖义佳
|
57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培养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教师进修学校
|
石莉
|
58
|
数据化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重庆市大足区第一中学校
|
蒋涛
|
59
|
农村高中化学作业分层布置及评价研究
|
重庆市大足区城南中学校
|
张文建
|
60
|
初高中文言文阅读能力衔接研究
|
重庆市大足中学校
|
邢文志
|
61
|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智慧课堂 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
刘功能
|
62
|
在高中数学慨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
重庆市璧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刘志成
|
63
|
高中语文文本教学切入角度研究
|
重庆市璧山区来凤中学校
|
王文龙
|
64
|
普通中学“十美德”教育实践研究
|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
吴平
|
65
|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教学内容设计策略研究
|
重庆市铜梁区教师进修学校
|
杨长江
|
66
|
健康食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重庆市铜梁区第二中学校
|
周良波
|
67
|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自主探究学习策略研究
|
重庆市铜梁区中学校
|
罗廷林
|
68
|
浅谈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渗透奥林匹克精神之研究
|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
|
韦拥军
|
69
|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重点高中陶艺特色教育策略研究
|
重庆市荣昌区安富中学校
|
李仁忠
|
70
|
《普通高中体育课程动态考核指标体系应用与实践研究》
|
重庆市荣昌区安富中学校
|
慕鹏
|
71
|
新媒介技术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微课程开发研究
|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
|
陈淑蓉
|
72
|
新高考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
|
王应平
|
73
|
初高中数学课程的衔接性教学研究
|
西南大学附属重庆市梁平实验中学
|
孙平
|
74
|
贫困山区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容量、质量、评价及应用
|
重庆市城口中学校
|
马宗培
|
75
|
农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重庆市城口中学校
|
韩晓
|
76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走班制教学策略研究
|
重庆市丰都中学校
|
陈大斌
|
77
|
走班制与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关系探究
|
重庆市垫江县第一中学校
|
熊维刚
|
78
|
利用汉字形义思维导图训练农村学生发散思维研究
|
重庆市垫江县实验中学校
|
朱昭伦
|
79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农村高中社团活动研究
|
重庆市垫江县第三中学校
|
陈桂江
|
80
|
高中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关系代词的使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
重庆市武隆中学校
|
熊天胜
|
81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课走班策略研究
|
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校
|
胡君
|
82
|
农村三类高中教师主导下的学生发展策略及实践研究
|
重庆市云阳县盘石中学校
|
周开国
|
83
|
《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
重庆市奉节中学校
|
唐耀启
|
84
|
初高中数学课程的衔接教学研究
|
重庆市巫溪县尖山中学校
|
邝贤银
|
85
|
高考数学全国卷适应性策略研究
|
重庆市巫溪中学校
|
杨修国
|
86
|
初升高英语衔接性教学研究
|
重庆市巫溪中学校
|
何志敬
|
87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课走班策略研究
|
重庆市秀山县第一中学校
|
陈关祥
|
88
|
渝东南高中音乐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
重庆市酉阳县第二中学校
|
向辉
|
89
|
农村高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
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校
|
王海波
|
90
|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选修课校本教材开发研究——以酉阳县为例
|
重庆市酉阳县第一中学校
|
冯光
|
91
|
普通高中校本特色有效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
重庆市彭水县民族中学校
|
李俊
|
92
|
普通高中学生艺术社团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研究
|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
梁旭辉
|
93
|
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的课程资源开发
|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
|
陈踊
|
94
|
在中学开设体操课程的实践研究
|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
|
邹世霞
|
95
|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物理特长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
唐德翔
|
96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
|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
蒲韬
|
97
|
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
何健
|
98
|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精品选修课程有效开设研究
|
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
曾理
|
99
|
基于师生价值共同体的高中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研究
|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
付有能
|
100
|
“全面二孩”政策下重庆市普通高中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需求预测
|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黎聚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