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科院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优质资源普惠共享”为核心,创新构建覆盖全学段、全场景的“重庆云课堂”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重庆经验”。
一、技术筑基与资源整合并重,打造全域共享智慧教育生态。一是系统架构夯实基础。按照“一网两台三用四环”总体架构,系统推进智慧教育建设。依托“重庆教研网”搭建“重庆云课堂”平台,联合重庆电信、重庆有线构建双通道数字底座,聚焦学习、教学、教研三大场景,统筹平台建设、资源集成、基地培育和公益使用一体化。二是资源共建共享成效显著。组建109所名校、数千名骨干教师参与的研发团队,开发覆盖学前教育至中职教育49个学科的标准化资源库,累计开发优质课程资源上万个,获国家广电总局高新视频创新应用大赛三等奖,入选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并被列为市级数字教育建设重点任务。三是技术深度赋能教学场景。融合5G直播、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打造“双师课堂”等虚实结合的教学空间,推动名师线上主讲与乡村教师线下辅导协同。建立虚拟教研室,年均开展跨学科、跨校际教研活动超百次,助力教师能力提升。
二、模式创新与教育公平协同,重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践路径。一是破解城乡资源壁垒。通过“名师主讲+在地互动”双师模式,将城市名校资源直达偏远山区,惠及成渝地区1800余所中小学,助力教育公平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共享”。二是重构教学形态。以微课、项目化学习为载体,拆解知识模块,推动“以学定教”。平台总浏览量突破亿人次,日均服务超万人次学习,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三是标准化公益服务。免费开放平台资源,统一课程开发、数据接口标准,实现资源跨平台无缝对接。开展义务教育新课标线上培训、学术讲座直播等服务,惠及教师、学生超百万。
三、协同机制与生态构建驱动,激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效动能。一是政研校企四方联动。打破行政壁垒,建立政策引导、资源互通、责任共担机制。联合技术团队与教研专家组建研发联盟,保障平台专业性与技术适配性。二是成渝协同生态构建。联合四川云校平台打造数字资源枢纽,实现课程跨省流通。开展联合教研千余场,教师互访超800人次,推动教学理念融合。三是长效运营机制保障。将云课堂纳入“数字教育”重点任务,配套专项经费、教师培训等政策。创新“学分银行”制度,激励教师参与资源研发,建立动态评价体系,精准匹配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