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创新,市教委坚持“统分优强”四字决,深入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引导高校遵循教育规律,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已完成西南政法大学等9所高校的专家评审,为进一步做好审核评估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
一、突出一个“统”字,确保审核评估工作有序推进。一是统一思想,营造态势。市教委高度重视,组织专题学习会、研讨会,深入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核心指标和内涵。市教委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先后组织启动会、推进会,确保把市教委机关、评估机构和本科高校的思想统一到审核评估工作上,形成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二是统一部署,逐年推行。在深入调研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实际,认真研制《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统筹安排高校参评,明确评估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有序推进评估工作。三是统一专家,高标推进。制定统一标准,严格优选专家,建立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的审核评估专家库;开展统一培训,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开展学习交流,评估前组织针对性专家会议,提升专家“实战技能”;明确统一流程,依据评估六个环节要求,进一步细化评估步骤、确立工作标准、完善评审程序,提升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二、突出一个“分”字,促使审核评估工作精准发力。一是分类评审,突出特色。结合各参评高校实际,对15所高校实施分类评审,其中第二类第一种5所,第二类第二种8所,第二类第三种2所。通过分类评审,引导高校结合社会经济需求,立足自身实际,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实施特色发展,为重庆多元化高等教育注入活力。二是分校定案,精准施行。根据各高校办学定位、学科优势和发展目标,制定个性化“一校一策”评估方案,确保评估精准对接高校需求。严格遵循利益回避、专业适配和能力胜任等原则,量身选配评估专家,帮助高校找准发展短板,明确改进路径,纵深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三是分列问题,重点突破。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各参评高校教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结合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分列。对9所已参评高校列出本科教育教学问题清单301条,并逐一提出整改建议,推动高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三、突出一个“优”字,保证审核评估工作科学高效。一是优化手册,规范评审。精心研制审核评估学校、机构、专家系列工作手册,涵盖评估准备、线上评审、现场考察、结果反馈等过程,为参评高校、评估机构和专家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同时,根据评估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完善,确保评审工作规范有序。二是优化方法,创新手段。积极构建“指导—建设”链,组织“一对一”评建指导专家团队,开展实地调研和咨询服务,助力高校评估工作;完善“评估—支持”链,创新信息化评估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评估融通,提高评估效率,减轻高校和专家负担;深化“督促—整改”链,加强问题整改的追踪督促,推动高校改进和发展。三条链闭环运行,增强了审核评估成效。三是优化协同,形成合力。构建“市教委—市评估院—参评高校”协同联动共同体,形成上下贯通、多方协作的评估机制。市教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为评估工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市评估院作为专业机构,为高校提供精准化服务,确保评估过程科学规范;高校作为参评主体,主动自评、积极参评、全力配合、高标整改。三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同向同行评估合力。
四、突出一个“强”字,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一是强化结果审议,聚成发展共识。专家组反复研讨论证,深入分析各项指标数据,形成问题精准、建议中肯的审核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征求市教委相关处室意见建议后,在主任办公会上进行充分审议研讨,再正式反馈学校,让评估结果达成一致认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统一共识。二是强化整改指导,推动持续改进。针对评估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各高校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尽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具体措施和时间进度,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市教委分校制定整改分工指导方案,强化统筹指导职能,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提供精准帮带。通过建立“高校主动整改、市教委全程指导”的联动机制,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三是强化复查问效,督促整改落实。建立常态化督导复查机制,通过实地走访、工作检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适时对高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于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下滑的高校,将依据《重庆市教育督导问责实施细则(试行)》采取相应的问责措施,推动高校切实履行整改主体责任,确保评估整改工作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