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为进一步适应教育系统编制管理新形势、新要求,更好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市教委深入推进编制使用“放管服”改革,探索高校编制使用实行年度申请制,实现“一次申请、集中批复、全年有效、动态管理”。
一是精准掌握底数,合理编报用人计划。认真核对高校报送数据与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台账,掌握编制总量变化情况,核查是否有编制数据异常,确保数据精准;与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核对,准确掌握人员流动工作进度,核查是否存在超编、“吃空饷”等情况,确保工作规范;与上年度编制使用情况进行核对,核查有效期内编制数量,看是否存在“多报少用”,有编不补的情况,确保用编科学。
二是优化工作流程,提升编制服务水平。围绕创新编制管理,市委编办优先考虑教育系统用编进人需求,加大对高校教师资源配置支持力度,支持高校实行年度申请制。原用编流程须高校在人员招录(聘)、调配前申请用编,待市委编办批复后开展进入工作。高校每月月初按需申请,市教委每月中旬收集汇总,每月20日前提交市委编办,市委编办按7个工作日审批,一次申请需要30天。2021年,28所高校申请用编105次,多数高校全年申请用编2次以上,申请最多达7次,全年用编申报工作累计用时210天。现流程为高校年初谋划全年用人计划,3月初集中申请全年用编,市教委3月底集中提交市委编办。各高校年度用编申请共用时50天,缩短办理时间160天,用编效率显著提高。切实减轻高校工作负担,节约行政成本。高校在批复的编制数内调配、遴选、招录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用编流程,提升编制服务工作水平。目前,共完成28所市属高校年度用编申请,申请用编2187名。
三是强化过程管理,提升编制使用效益。对高校编制使用全程跟踪管理,切实加强编制使用的规范性。支持新成立高校的用编进入工作,会同市委编办、市人力社保局开通编制申请、人员调配绿色通道,保障新成立高校筹建工作。把好人员进编关,对各单位人员调动、招聘等环节进行监督,确保在规定编制数额内和取得批复后使用。对上一年度编制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评估高校人才引进情况,为来年用编提供依据,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在服务高校事业发展的“刀刃”上,发挥编制使用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