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疫情发生以来,市教委按照“快、细、严、实”要求,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主持召开工作调度会、部署会,成立大学城前线指挥部,两名委领导分别进驻重庆城管职院和重庆医科大学,委领导班子成员、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分成12组,落实包校责任制,督促指导大学城12所高校抗击疫情工作,并从机关处室抽调11名干部组成工作督导组进驻大学城片区高校。先后制定大学城片区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包校管理责任制工作方案,全力指导开展抗疫工作。
一是强化师生健康管理。各区县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落实专人跟踪“重庆疾控”健康提示,第一时间开展重点时段、重点地区返渝在渝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者健康排查工作。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排查情况“日报告”和重点情况及时报告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晨午(晚)检、因病缺课登记、病因追踪等工作制度,加强安保、保洁、食堂等校园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密切关注、及时掌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
二是严格校园封闭管理。各学校加强校园门岗管理,师生员工入校严格核验身份、检测体温、查看健康码、行程码,凡离渝师生,严格按要求履行请假或报备手续,不得前往高中风险地区及所在地县(市、区、旗),返校时应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校园的体育设施、运动场馆等暂不对外开放,严控校外无关人员进入校园。严格落实多病共防和人、物、环境同防措施,继续做好错时上下学、错峰就餐,加强对学校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公共卫生间等校内重点场所和公共设施的定期消毒。同时,从严管控聚集性活动,严格控制会议活动数量和参会人员规模。
三是灵活开展线上教学。教育部门、各学校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综合疫情形势变化和学校工作需要,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预案,确保线上教学随时启动、线上线下随时切换。对已停止线下教学的学校,按照“一校一策”原则,充分考虑网上教学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差异性,合理安排线上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
四是着力夯实物资保障。各高校加强食堂食材源头管理,严格物资配送交接疫情管控,建立物资进入校园应急保障通道,定时间、定线路、定地点、定人员做好物资进校园工作,进行无接触交接,为师生提供优质、安全、充足的餐饮服务保障。加强防疫物资采购储备盘点工作,足量储备防护、消毒、测温等物资。加强日常生活物资的储备,确保疫情期间食堂、学习生活物资价格稳定,做到饭菜质量不下降,价格不上涨。各高校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综合考虑校园布局、物资运送安全等因素,务必设置隔离场所和一定数量观察点,确保出现疫情,及时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