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 > 综合信息

学生资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日期: 2021-02-26
字体: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及一系列讲话精神,全市学生资助工作聚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总体目标,建立从学前到研究生各教育阶段全覆盖、公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资助政策体系,形成全链条、全方面精准资助,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构筑一张完整资助保障网络。坚持问题导向,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着眼解决学生资助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构建有重庆特点的学生资助保障体系。一是构建四个全覆盖的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保教费和生活费资助等学前教育资助项目3项、免学费和教科书费等义务教育资助项目5项、国家助学金等普通高中资助项目3项、免学费等中职资助项目5项、国家奖学金等本专科资助项目14项、国家奖学金等研究生资助项目10项,全市各学段累计实施学生资助项目合计40余项,资助工作实现学段全覆盖、对象全覆盖、学校全覆盖、项目全覆盖四个全覆盖,资助覆盖面广、政策体系完善,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目标二是着眼解决学生资助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施系列重庆特点的建卡学生资助政策,如对高中教育阶段建卡学生: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每生每年 3000 元并必须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对中职学校农村建档立卡学生实施免住宿费,为高中教育阶段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重庆籍建档立卡大学生:实施学费资助政策,学费标准在8000元以内的全额补助,实施8000元以上部分重庆市生源地补充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偏远和深度贫困乡镇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下沉乡镇点政策,设立下层点17个,有效减轻了贫困地区建档立卡学生及家庭助学贷款办理压力。三是建立健全资助兜底机制。全市学生资助审核确认后,新增的农村建档立卡学生、市外就读回流农村建档立卡学生和其他突发困难学生,都能通过兜底机制保障资助,确保建档立卡学生上学路上一个不少。

二、狠抓精准资助追踪每一个人。聚焦对象精准、力度精准、方法精准、监督精准,创新资助工作体系。一是强化资助信息化建设。上线重庆市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平台,实现重庆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招生数据、学籍数据、扶贫数据、民政数据、残联数据的五类数据对比共享,每年比对适龄人口数据687万人次。建立统一的重庆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平台建设对取消乡镇村社开具贫困证明、减轻贫困家庭和负担、减少虚假证明发生等起到极好效果,得到了区县、学校和家长学生的高度肯定。二是跨区就读建卡学生精准跟踪。实现市内跨区县就读建档立卡学生动态、精准跟踪,建立以就读地区县资助中心为主、户籍区县资助中心配合的联动识别和跟踪机制,精准跟踪有效解决市内异地上学资助落实不到位、资助不及时等问题。系统数据显示,追踪市跨区县就读学生232005人,其中建卡学生40679人。三是强化资助落实督查。将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区县教育部门、高校内部审计年度清单,作为重点项目审计。通过审计系统、深度监督,避免检查走马观花,解决专项检查不深、不全的局限。20172018年,对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全覆盖检查,检查覆盖全市40个区县和3000多所学校。2019年,将全市63所高校学生资助、40个区县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纳入重点民生监督事项,通过飞行检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监督。

三、下好资助资金发放及时雨一是及时足额下达资助资金。每年初提前下达资助资金达80%左右,政府资金提早到位,确保区县和高校资助资金及时发放兑现。二是推动全市高校资助资金统一发放。上线重庆市属高校资助资金统发系统,解决部分高校发放时间延迟、发放标准和方式不统一等影响建档立卡学生资助的难题,实现资助全程透明可追溯,申请、审核、发放、到账全程透明可视、可查、可追,每月发放学生23万多人、发放金额8400万余元,从2019年秋季学期以来,统发金额11.03亿元、统发人数23.4万人;2020年春季学期未受疫情影响,照常实现按月统一发放,发放23.4万人、4.8亿元。三是创新形式实现建卡学费资助。开发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助审核工作五方联动,即学生网上提交申请、高校和区县网上联动审核、市级网上统筹组织、银行统一办卡发放,市内高校就读学生由公开招标中标银行送卡到学生手中,市外高校就读学生由户籍所在地区县资助中心组织发放银行卡,确保符合资助条件学生应助尽助,极大减轻了学生及家长申报和办理压力。四年来,23.9万人次重庆籍建档立卡大学生便捷申请发放获得13.35亿元免学费资助。

   主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ICP备案:渝ICP备1100197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5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4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