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名单,我市高校17个项目入选第二批新工科项目名单,12个项目入选新农科项目名单。我市将充分发挥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提高我市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重庆市高校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
负责人 | 单位 | 项目名称 |
文俊浩 | 重庆大学 | 聚焦智能工业和智慧城市软件高端人才培养的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 |
罗远新 | 重庆大学 | 面向新工科的学生交叉创新中心建设与实施 |
钟 将 | 重庆大学 | 深度融合三创能力提升的计算机类专业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杨庆山 | 重庆大学 | 面向“一带一路”的土木工程领域新工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研究 |
杨 帆 | 重庆大学 | 面向全球能源发展需求的电气工程专业升级改造探索与实践 |
徐元浩 | 西南大学 | 基于数据挖掘的新工科MOOC智慧教学模式探索 |
邹 祥 | 西南大学 | 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创新型生物制药人才教育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王 平 | 重庆邮电大学 | 面向区域产业急需的现代产业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 |
胡学刚 | 重庆邮电大学 | 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高校新工科育人路径研究与实践 |
曾 强 | 重庆交通大学 | “桥梁+艺术”跨学科柔性融合人才培养 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周建庭 | 重庆交通大学 | 基于学科交叉与多元协同的复合创新型“智慧桥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傅 敏 | 重庆工商大学 | 强化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4+N”模式创新与实践 |
罗 怡 | 重庆理工大学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CDIO模式的全周期工程教育教学资源体系构建与应用实践 |
黄伟九 | 重庆文理学院 | 基于“产城校景”共生的地方本科高校“四链”融通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
罗代忠 | 重庆文理学院 | 面向新工科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柏 伟 | 重庆科技学院 | 行业型地方高校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探索与实践 |
谭先锋 | 重庆科技学院 | 智慧油气勘探导向下地学类专业改造及动态调整研究与实践 |
重庆市高校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名单
负责人 | 承担单位 | 项目名称 |
王进军 | 西南大学 | 综合性大学传统农科专业改造提升的改革与实践 |
易鹏 | 西南大学 | 农林人才思政教育与“大国三农”教育实践 |
代方银 | 西南大学 |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 |
张卫国 | 西南大学 | 重庆市一省一校一所科教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
王志章 | 西南大学 |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王星敏 | 重庆工商大学 | 农工商融合,五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
王大平 | 重庆文理学院 | 智慧农业新专业设置探索 |
陈泽雄 | 重庆文理学院 |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园艺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王东强 | 重庆文理学院 | 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校乡村全科治理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谢吉容 | 重庆文理学院 | 依托科技特派员基地构建园艺专业“三合”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杨利平 | 长江师范学院 | 地方院校园艺、园林专业“双主休、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高晓旭 | 长江师范学院 | 地方高校新农科校企协同育人“五共同+五融合”模式研究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