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聚焦学校食材集中采购价格形成关键环节,坚持精准施策、全程嵌入式监督,创新构建并严格执行“全程封闭询价、交叉核验定价、多元协同督价”工作机制,通过打好三场“突击战”,系统堵塞价格形成过程中的风险漏洞,以有力监督切实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公平”。
一、突袭信息源头,打好“信息封锁战”。一是“突击发令”限时响应。在纪检监察组监督下,询价定价指令于当日临时发布,供货企业仅提前30分钟获知集合地点,有效规避了针对性的价格准备行为,确保了所询价格为市场常态,累计覆盖企业6轮次,全部实现快速响应,未发生信息泄露。二是“临场抽签”随机定点。每月询价定价成员由两代表一委员、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纪检监察、校园餐专班组、教育督导中心、供货企业、学校等组建17人队伍参与询价定价工作。询价定价成员集结后,在纪检监察人员现场监督下统一保管通讯工具,随后在县市场监管局提供的备案超市40家中抽选确定3家作为当日询价点,杜绝“人情定点”与“选择性询价”,保证询价定价工作客观公正。三是“盲态采集”独立作业。询价人员分4组携带食材品类询价清单分别前往抽选超市,在互不知情情况下独立完成价格采集与图文记录,确保每次分组合计2000余个数据来源的原始性与真实性。纪检监察组要求所有原始数据当场固定,每次共收集现场价格照片逾1200张,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可靠,筑牢“信息防火墙”。
二、突击数据核验,打好“价格核定战”。一是背对录入预防干扰。询价结束后,各组在监督下背对背将询价数据录入电脑,各组交换审验后,取3家价格平均值作为基准价,有效消除了单点数据波动带来的偏差,并生成基准价,确保数据处理偏差率降至0.1%以下。二是双重审核消除争议。生成初步定价后,对任何超出预设阈值的“异常价”,均调取现场1200多张照片进行小组交叉复核。对于无法形成统一意见的食材,则由全体成员现场合议,立即裁定。纪检监察组监督争议解决过程,确保“定价不过夜、争议现场清”。截至目前,已成功裁定6起食材价格争议,未遗留任何问题。三是全流程监管压实责任。最终结算价按基准价乘以供货企业中标折扣率生成。纪检监察人员在分组记录表与总定价表上签字确认,实现100%签认存档,形成可追溯、可倒查的责任链条,压实集体决策责任。
三、突出多元共治,打好“监督协同战”。一是角色化嵌入参与。明确每轮询价定价小组须包含“两代表一委员”1名、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代表2名,并赋予照相、登记、监督等具体职责,使其从旁观者变为“定价当事人”。今年以来,已有9名外部代表作为正式成员参与,提出意见建议3条,均被采纳,显著提升工作公信力。二是流程化闭环管理。推动建立“突击询价—发文确认—平台锁定—学校执行”无缝闭环机制。询价定价结果赓即发供需双方核对,县教委当日内正式发文并同步上传至学校食堂食材集采平台锁定。截至目前,3轮次询价定价结果均100%执行,无1例价格不公反馈。三是透明化全程存证。从签到、抽签、询价到签认全过程,同步生成照片与文书档案并即时归档。每次询价定价成员出发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委等部门通知被抽选询价超市负责人予以配合、协助,询价工作顺利开展。纪检监察组定期抽查档案,已建立3轮次询价定价活动的完整档案,实现监督全程留痕、责任可溯,为执纪问责提供坚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