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区县信息

铜梁区着力扩大优质基础教育供给

日期:2025-04-18

铜梁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及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区委召开教育专题会,研究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模式,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动教育提质增效。

一、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一是顺应趋势调配资源。由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开展人口变化情况抽样调查实地调研,研判城乡人口分布变化趋势,预测近期和中长期学位需求,按照国家关于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的要求,制定《铜梁区20242027年基础教育学校专项建设规划》《铜梁区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二是基础设施提标扩能。持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改建体育运动场10个,新建学校运动空间100个,“三个课堂”、班班通、护眼灯、智能黑板、心理辅导室、安防监控、厨房监控、清洁厕所等实现全覆盖。三是数字赋能均衡发展。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为引擎,开发投用实验教学、课堂智能管理、体育赛事、智慧督导等5个数字化管理平台,全覆盖布局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项目,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目前,全区师生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注册率达100%,活跃度居全市前列,央视《东方时空》进行报道。

二、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全面保障入学无忧。全面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常态化开展适龄儿童大走访、大排查行动,指标到校录取指标向农村学校倾斜。2024年,各学段入学率及巩固率表现出色。其中,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100.4%;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99%辍学率持续保持为零,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6%学生资助、心理健康筛查实现全覆盖。二是五育并举全面推进。全面推进五育融合,保障每一个学生在身心健康、创新思维等方面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形成“少云思政”“我们的第一课”等一批德育品牌,4所学校获评国家级称号。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建立三级赛事、打通小初高人才培养通道等构建体教融合新模式,创新习字育人新路径,系统开展科学教育和人工智能教学2024年,学生参与体育、美育、科技创新等获国家级一等奖58项,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至60%,肥胖率、近视率分别下降至6.7%28.19%三是分类评价整体跃升。聚焦“干得好、进步明显、解决问题精准”三个导向,构建办学质量与资源分配挂钩的学校评价体系,激发各学校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推动教育质量实现整体提升。20232024学年度办学质量评价的26所一等学校中,有7为农村小规模学校。

三、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一是党建引领强师资。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连续举办校长论坛、未来教育家型校长长周期培训,动态建150规模的校长后备人选“蓄水池”,抓牢“关键少数”,打造过硬校长队伍。聚焦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构建学校全覆盖、学科全覆盖、教师全覆盖和随机抽取学科、随机抽取课题、随机抽取教师、随机抽取角色的“三全四随机”教师课堂教学素养考核模式。不断完善教育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小中高贯通式名师工作室、人才管理、考核、退出机制,保持教育人才队伍活力,发挥教育人才引领作用,撬动“基础多数”,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整体跃升。二是改革先行破难点。针对制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难点、堵点,设立改革项目库,并纳入全区统一管理、统筹推进。重点实施管理制度统一、财务经费统一、师资调配统一、教学资源统一、教育活动统一的“五个相统一”学区内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降低小规模学校办学成本,缩小校际发展差异。实施食堂治理改革,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师生同餐、公开采购、公开食谱、公开加工过程的“三同三公开”的食堂治理新模式,保障学生吃饱吃好,家长满意度96.72%相关改革成果在全市推广。三是强化督导抓落实。构建“1+10”区级、责任区、学校三级督导体系,选优配强105名督学,实行异地交流、集中考核,破解“人情”督导。建立重点工作月督查工作制度,采取一巡、二查、三听、四问、五导“五步督导法”,对缩小教育差距等相关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开展随机和交叉督导。实行“三色”督查通报制度,根据督导发现问题程度,下发“红黄蓝”三色督办单,督促问题整改,2024年共印发黄色督办单19份,约谈学校主要负责人10次,督导情况纳入对学校办学质量和督导责任区履职考核内容,确保工作落地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