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经开区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内容,系统发力,多措并举,整体构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和推进机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以系统规划提能级,全过程、高标准完善心育体系。一是完善制度“软体系”。印发《万盛经开区2024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等,专题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6次,构建教育局主抓,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组建由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专兼职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的心育队伍,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二是筑牢心育“主阵地”。严格落实每两周安排1课时心理健康课要求,每学期至少开设6-8课时心理健康活动课、1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和1次心理教育专题活动。全面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释放学生学习压力。三是营造育人“暖空间”。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共性问题和个性需求,以活动为载体,依托“5·25”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利用班会、团队会、校园文体活动广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500余场次,开展情绪画作、情绪日记制作活动300余场次,培育学生健康心理。
二、以高效预警促常态,全方位、多元化打造干预体系。一是心理建档突出“环扣环”。实行每学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抽测与全区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全员心理健康筛查相结合的“1+1”动态测评模式,每年测评超1.8万余人次,编印学生年度心理健康总体报告57份,科学运用测评结果,落实“一生一档”“一生一策”,建立学生心理档案156份。突出重点对象与预警信号“双线关注”,形成以“普查约访+排查报告+危机干预+重点帮扶”环环相扣的心理危机动态全程管理机制。二是危机干预突出“手拉手”。印发《万盛经开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作方案》等专门性文件5份,细化部门、学校、班级、社会“四级”和学生、教师“两线”在危机预防干预中的工作职责和流程,健全危机预警干预联动机制。探索家校、医校合作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委会等,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56场次,打造家庭教育直播课6期,收看量达3万余人次,构建“家校共同体”。联合卫健局,开辟学生心理健康就诊绿色通道等方式,建设“医校联合体”。三是重点关爱突出“心连心”。深入开展“莎姐守未”专项行动,建立全区心理困境重点关注未成年人台账。健全“1+1+N”工作机制,对每一个重点关爱对象,明确一个具体帮扶老师,落实N个具体帮扶措施,从心理疏导、就医转介、复学适应、学业指导、人际支持等方面提供暖心帮扶。
三、以守正创新强内涵,全链条、高质量提升服务体系。一是优化服务形式。采用“线上+线下”“文字+电话”相结合的心理咨询及服务方式,形成学期中“线下面询为主、线上疏导为辅”,寒暑假“线上音视频咨询为主、文字咨询为辅”的全年不断线服务模式,学生对咨询服务的满意度达96%。开发“万盛心育”微信小程序,发布心理健康自评试题、课程、科普文章30余篇,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二是建强心育队伍。通过专职与兼职、招聘与转岗相结合,选优配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目前,全区23所中小学共配有专(兼)职心育教师45名,配备率100%。基于专家和名师骨干教师,建立心育研修共同体,成立区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1个,开展德育主任、班主任代表、心理专业教师专题培训800余人次,着力打造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稳定充足、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三是拓展平台载体。建立学生团辅室、心理咨询室23个,开设个案辅导室、团体沙盘室功能室23间,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沙龙”等形式,每年接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学生900余人次,截至目前,解除心理困惑学生800余人次。建立亲情聊天室23个,让留守儿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有效解决其亲情缺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