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关指示批示精神,持续用活师资队伍、培育优质学校、整合教育资源,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全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优秀教师轮岗,破解群众“择校热”难题。以优化师资配置为目标,以帮扶薄弱区域为重点,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行动计划,进一步盘活用好教师资源,着力破解群众“择校热”难题。一是深入推进管理干部双向交流,选派优秀校级领导和管理干部在农村薄弱学校和城区优质学校之间相互流动,对拟提拔干部实行跨区域挂职锻炼,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二是拓展教师交流轮岗范围,遴选城区学校、优质学校优秀教师和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通过教育集团内交流、捆绑帮扶、“三区支教”等,推动教师队伍交流轮岗“大循环”,今年交流轮岗教师达475人,占比21%,其中优秀教师交流比例达20.2%。三是精心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全科教师在高校就读期间前每年定期返秀在城区学校按“见习—试做—试教——实习”进行职前培养,入职后分批分次组织小学全科教师参加专业技能提升培训,通过“职前+职后”模式,共培养了349名师德高尚、一专多能、具备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全科教师在农村小学任教。四是持续健全乡村教师保障机制,强化保障基层教师待遇,全面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逐年改造乡村教师生活环境,2023年已投资32.75万元改造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周转房28套,全力解决乡村教师“后顾之忧”。
二、优质学校领航,办好群众“家门口”学校。以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为重点,以优质学校为龙头,通过集团化办学改革、学校评价改革、特色学校培育等途径,努力为城乡百姓办好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一是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打破校际壁垒,按“总校+紧密型成员校、关联型成员校、协同型成员校”的方式组建发展共同体,形成以城带乡、以优带弱、区域一体发展的集团化办学构架,推动管理念和育人方式同步发展,到2023年为止,全县已建成10个教育集团,涵盖义务教育学校和学前教育学校55所。二是深入推进学校评价改革,针对我县各学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业绩考核不规范、考核评价不科学等问题,我们重点从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入手,建立“四级三类三等”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从办学方向、教育管理等15个指标改革教育评价工作,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实现了“优绩优酬”,有效发挥了教育评价的指挥棒、记分牌、风向标作用。三是深入推进特色学校培育,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引导学校特色化发展,帮助学校凝练办学特色,培育县级特色学校109所,成功创建市级特色学校65所,国家级特色学校30所,逐步形成“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全面育人新格局。
三、优质资源共享,满足群众“上好学”需求。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为着力点,聚焦老百姓所急所需所盼,努力满足老百姓“上好学”的需求。一是有序扩增学位资源,近五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4亿元,在城区新建中学1所、小学6所、公办幼儿园8所,改扩建学校校舍14万平方米,新增校舍总面积1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5000个,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全面消除了大班额,有效缓解了入学、择校等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全面共建数字教育,大力加强教育数字化建设,将教育城域网互联网出口带宽整体扩容到4G,新开通专线300M学校4所、200M学校5所,6000余名教师全员通过信息技术2.0培训,建设“名师课堂”13个学科,51所学校建成专递课堂,常态化在线开展教学研究和送课下乡。三是分类构建教研联盟,依托县教师进修校,根据年级、学科遴选120名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名师、学科带头人组建名师队伍,聚焦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组织、特色课程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学校内涵发展核心主题,开展探索研究,提炼策略方法,打造办学特色,推动教育资源优化、融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