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生扣子课程”(简称“璧生扣”)取“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其一生奠基”之意,璧山区创新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充分挖掘区域教育资源,着力建设“璧生扣”,整体构建铸魂立根、强基固本的区域“大思政课”新格局。案例获评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案例一等奖,应邀在重庆市暨西南地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交流会作交流,“璧生扣”先后获《中国教师报》《重庆日报》《德育报》等媒体报道。
一、携起手来做思政,建设“一盘棋”大思政课。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璧山区中小学“璧生扣子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2023—2025年)》,制定三年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研制《璧山区中小学培根铸魂扣子课程建设指引》,分年段按主题建构实践课程内容体系,力争把“璧生扣”办成人生成长大课、社会实践大课、区域特色大课。二是加强统筹部署。2023年7月,区委宣传部牵头统筹,召开大思政一体化建设“璧生扣子课程”推进会,落实落地区委组织部、区委党史研究室等24个区级部门工作责任。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印发《璧山区中小学“璧生扣子课程”建设2023年实施方案》,成立综合协调组、课程建设组、基地建设组、教研科研组、督导评估组,分类设置建设目标,明确首年度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三是加强激励评价。区委、区政府将“璧生扣”建设工作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评价重要内容,设立专项表彰事项,每年定期表彰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教育系统将“璧生扣”建设纳入学校督导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内容,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
二、就地取材做思政,建设“身边的”大思政课。一是以身边人带路。大力培育打造本地思政专家,区广播电视台设置“老黄讲党史”“秀文讲安全”“欣姐聊心态”等地方特色思政栏目,充分挖掘本土历史、人文教育资源。区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员黄林是国家一级爆破英雄黄家富的亲属,他主讲的《一级爆破英雄黄家富》等微课,受到师生广泛好评。二是用身边事感召。开展“‘璧山好人’进校园”活动,邀请2022年度十大“璧山好人”走进校园,讲述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凡人善举。开展“‘璧山英才’进课堂”活动,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述他们重大科研项目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进事迹,激发青少年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三是让身边物说话。将璧山区红色文化、非遗工艺、历史名人等特色资源,融入“璧生扣”教学和实践各环节。开设“正则绣”“扎染”等非遗文化课程,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式课程体验。组织学生走进黑林起义旧址、白深富故居等红色阵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
三、推开围墙做思政,建设“行走的”大思政课。一是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群。利用现有基地(场馆),分专题设立一批培根铸魂实践教育基地,到2025年,建设区级科学精神、工业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大思政课”专题实践教学基地10个以上,市级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5个,积极创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活动基地,力争年接待市内外研学实践学生超过200万人次。二是打造体验探究大课堂。璧山中学通过“法治情景剧”“模拟法庭实战”,在学生心里播下崇尚法治的种子;东关小学依托校外劳动基地群,开展种地、采摘、采茶等劳动实践活动,渗透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是净化家校社网生态圈。教育、党史研究、宣传、公安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科普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区妇联定期评选“家庭最美第一扣”,引导家长落实监护人职责,发挥好家庭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有关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自觉抵制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
四、用心用情做思政,建设“进阶式”大思政课。一是坚持中小学一体化、序列化。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课核心素养培育有机结合,按学段、分序列建设“信念扣”“习德扣”“尊法扣”“人格扣”“担当扣”“睿智扣”六大主题任务群,形成螺旋式上升、进阶式成长的中小学一体化微课程体系。二是推动十二年长滴灌、大成长。精心设置3年120个主题,形成“120节精品课+N节优质微课”的课程群。分学段、分年级建构思政课程群,全面建设“金课堂”“德课堂”“微课堂”“大课堂”“美课堂”微课品牌,通过十二年精准滴灌、浸润渗透,筑牢信念之基、补好精神之钙、树起理想之塔。三是追求大思政专业化、科学化。组建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教学的专家为主的指导组,建立健全教研指导制度,加强区域统筹指导,开展常态化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