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工作既是一项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减轻负担、减少焦虑的民心工程,更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任务。自“双减”工作启动以来,渝北区委、区府高度重视,主动作为,打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三三制”组合拳,大力推进全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新成效。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三个到位”强保障。一是组织到位,确保领导有力。成立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集中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累计召开7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区教委挂牌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目前,区校外培训治理已形成区委、区政府统筹领导,区教委牵头,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街道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责任到位,确保执行有力。区教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全面清理规范渝北区现有教育培训类市场主体工作的通知》,区教委、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印发《渝北区2022年“双减”督导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任务,确保工作无死角、无漏洞。在此基础上,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配合,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三是清理排查到位,确保治理有力。区教委、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对区2105家市场主体开展全面清理排查,经排查梳理,建立台账,其中不涉及中小学生培训的市场主体1340家,涉及面向中小学生培训的有照有证非学科类50家,有照无证非学科类694家,无证无照类21家。全面摸清教育培训类市场主体有无证照、经营业务、师生数量等基本情况,为之后的分类审批提供依据。
第二,完善全过程监管,“三项机制”促落实。一是平台机制提质量。构建以国家平台为主、区域特色平台为辅的“1+N”平台监管机制,推广使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全面监管课程、师资、收费等,充分发挥平台日常监管作用、便民服务作用、风险预警作用,现已有50家机构进驻平台。开通“教培慧服务”微信小程序等区域特色化监管平台,实行第三方预收费监管,机构最低余额监管资金2000余万元,保障家长合法权益,形成多层级、全覆盖监管格局,校外培训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二是审批机制减存量。按照《渝北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许可申请须知》《渝北区民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申报书》等文件要求,以更规范的流程,更严格的标准,按照艺术、科技、棋牌、体育四大类别实施分类审批。目前原学科类培训机构或转型或注销,已实现全部清零;非学科类市场主体陆续向我委递交设立申请材料,现已批准设立2家。三是查处机制控变量。加强行政执法的探索及实践,购置设备、培训人员、规范程序,不断提升执法水平。针对培训机构由“地上”转入“地下”或以“众筹私教”“游学研学”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建立“5+2、白+黑”查处机制,加大晚间及周末检查频次,不断加强校外培训常态长效监管,强化日常巡查、突击检查、明察暗访和举报核查等常态化机制,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继续重拳打击,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不留死角。今年以来,开展行政执法451次,涉及机构1583家,发出责改通知书42份,机构关停5家,退还学员剩余课时费用20余万元。
第三,引导全员参与,“三个强化”聚合力。一是强化主体协作意识。区教委先后主持召开全面清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户外广告和招牌工作会、全面清理规范渝北区现有教育培训类市场主体工作会,引导各相关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认识“双减”及校外培训治理不仅是一件需要齐抓共管的大事,更是一件必须办好的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已清理拆除户外广告381块,停播户外视频广告45条,拆除招牌275块,涉及培训机构421家。二是强化群众共治意识。今年以来,在各社区、各机构张贴宣传海报近5000张,通过公众号发布校外培训治理宣传信息200余条,阅读量超10万次。确保“双减”政策人人知晓、非法校外培训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群众共治意识明显增强。三是强化家长学生大局意识。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路径,召开家长会、主题班会300余场,发放《告家长一封信》20万余份,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广大家长和学生积极响应“双减”政策, 让“家长不愿补,学生不想补”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