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城口县坚持把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强化管理、注重培育、保障稳定,不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引资、引智、引才,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群众教育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提升。
第一,完善体制机制“管”队伍。一是在党建引领上下功夫。制定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清单,扎实推进“强党建、促三风”,以党建带动群团建设。征订“四史”书籍3000余册,开展党史宣讲40余场次。组建7个党史学习教育督导组,全覆盖开展督导检查,扎实推动教师学史力行。大力开发应用钉钉软件,高效使用“学习强国”等现代化平台,完善各党支部钉钉群架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学习教育、干部培训、党员管理。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的“双培养”机制。二是在师德建设上下功夫。印发《加强和改进全县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行动计划》,建立教师“负面清单”,实行师德责任追究和师德“一票否决制”,2600余名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建立师德师风监督机制,细化督导责任区域,落实14名师德师风监督员工作职责,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暨全系统干部纪律作风暗访督查2次,发现问题29个,责令学校处理16人。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师德失范等违纪违规行为,运用“第一种形态”问责35人次,党纪政务处分8人次。三是在选人用人上下功夫。出台《城口县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办法》《教育系统干部挂职锻炼办法》等系列制度,强化干部队伍管理,盘活教育内部资源。落实干部队伍定期回访调研制度,加强优秀年轻校级领导干部队伍梯队建设。近一年来,交流提拔校级干部13人,提拔中层干部12人。构建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完善招录、调聘、回引、考核办法,考核招聘全科教师73名、回引职教师资1名、特岗教师服务期满考核入编40名。建立城乡教师交流调配机制,完成139名教师岗位调整,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二,搭建平台载体“育”队伍。一是以“活动”强基。完善进修校、片区教研共同体、校本教研“1+8+N”三级教研工作体系,组建8个发展共同体,采用线上研讨、线下研究、课上实践、课后反思的教研机制,分学段分学科确定教研主题,扎实开展区域联合教研,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联盟捆绑发展。定期分学段分学科举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基本功、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等教研活动。加快教师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评选课堂教学种子校长4名、种子教师110名。持续推进教师读书修身行动,构建“6+12+X”阅读任务图谱,启用专业学习平台—cctalk(校园版),试行校长“半日静读”制度,构建4个校长读书共同体,常态开展校长读书沙龙、校长论坛活动。强化成果展示,适时在《城口教育》《城口微发布》《大巴山》《重庆小语微信平台》等平台推送教师阅读心得。二是以“引才”提能。扩大教育开放,巧借外力,提升内驱力。充分借助扶贫帮扶机遇,深化与山东省临沂市、九龙坡区等地的师培合作,多渠道开展“请进来”“送出去”,互派师资63人次。出台支教教师激励措施,评选年度优秀支教人物。积极推行县域各学校结对活动,与九龙坡6所学校建立协同发展协议。全面落实片区、集团支教、走教制度,发挥优秀教师、名师作用,定期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开展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积极实施银龄讲学计划,招聘银龄讲学教师9人。聚焦紧缺性学科,积极争取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和西南大学顶岗支教9名。三是以“培训”增值。搭建教研合作、教师交流、师资培训、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广泛征求干部队伍培训需求,采用“菜单式”“订单式”培训模式,着力提升培训实效。及时出台干部教师培训安排方案,落实培训任务、目标、内容等要素。健全完善国培、市培、县培体系,实行培训台账管理,坚持集中培训与在职自学相结合、线上培训与实地研学相结合,实施校长、党组织负责人、骨干和新教师培训、国培送教下乡等县级师培项目16个,干部培训项目8个,落实培训经费200余万元,参培教师7000余人次。按照“统筹规划、分层实施、整校推进、应用驱动”的实施策略,采取线上线下、校本研修等方式,全覆盖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切实提升教师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素养。
第三,提升地位待遇“稳”队伍。一是大力宣传教育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学习张桂梅、王红旭先进事迹等教育宣传活动40余场次,组织开展第六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引导广大教师坚定自信,不断奋进。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表彰优秀教师43名、师德标兵1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10名。多渠道加大对本地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重庆日报客户端“渝见好老师”专栏推送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事迹。二是完善教师队伍待遇保障。建立市管领导干部和县属部门联系学校制度,落实相应工作职责,多渠道畅通促进学校发展渠道。打造温馨居所,近几年建成教师周转房600余套,按照4000元/套的标准配置生活设施,解决城区教师公租房200余套。差异化落实乡村教师每月650—1600元的岗位生活补助和乡镇补贴。建立困难教师台账,落实“励耕计划”“大病救助”等帮扶举措,全面落实教师体验和工会活动权益,让教师安心从教、舒心从教。三是畅通教师发展绿色通道。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根据每位教师的成长需要,给予不同的专业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等机会。落实教研员常态化入校视导工作机制,对学科教师进行面对面指导和培训。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有德者、有能者、多劳者在评先评优、职称晋级、岗位调整优先的鲜明导向,畅通教师成才发展渠道。出台《城口县名师名家“1+N”帮带制度(试行)》,成立市、县级名师名校长名专家工作室11个,培育市、县级骨干教师及校长19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