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南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思想,始终坚持把校园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机制建设、深化安全教育,加大安防投入,严格排查管控,以督查促落实,以考评促规范,织密“学生安全管理网、校园安全防护网、学校安全监管网”,构建“安全管理有章,安全防控有策,监督考评有力”的立体防控体系,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建章立制,深化安全管理,织密学生安全管理网
一是建立隐患“双台账”管理机制。制定《巴南区教育系统校园安全隐患“双台账”管控实施办法》,优化完善隐患排查、研判、管控、整改工作流程体系,建立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记录实”,坚决杜绝因隐患未及时排查整改或防范措施不到位而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目前,巴南区教育系统层面管控学校安全隐患9 类,共128 条, 涉及54所学校(幼儿园),整改落实32个,长效管控96 个,并制定了一隐患一措施的防控方案。
二是健全“检督整合”工作机制。建立学校自查、责任督学督导检查、委机关科室按职督查、委领导包片督查、区级部门联合督查“五级督查”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安全检查督导每月全覆盖。2020年,各级督检共下达整改通知书274份,执法处罚书22份,强力推进了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三是建立考核评价管理机制。制定《巴南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稳定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从“常规管理”“督查检查”“事件及处突”“特色及成效”四个方面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价,考核结果将纳入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和班子考核,以及幼儿园年审、定级考核。2019-2020学年度,巴南区292所学校(幼儿园)中166所学校(幼儿园)考核结果为优秀, 126所学校(幼儿园)考核结果为良好,无合格和不合格等次学校(幼儿园),无“一票否决”学校。
四是扎实推进安全教育常态化管理。严格做好校园安全教育和警示提醒,落实安全教育“三进”工作,保证每周0.5课时的安全教育课程。以 “安全生产月”等多个节点为契机,开展防震减灾、反恐防暴等应急疏散演练,开展校园安全责任落实专题培训,把安全教育与德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生命教育、家庭教育等有机融合,构筑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生命安全防线。
二、加大安防投入,加强隐患排查,织实校园周边防护网
一是打造安全有保障的校园安防系统。2020年投入保安经费5640万元,配备校园专职保安1347人,安保器械经费由区财政全额保障,通过清理辞退超龄保安,补充年轻男性保安,进一步优化保安人员结构。目前全区保安配备率、覆盖率均为100%,女保安占比较去年下降2.5%。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全区183所学校及幼儿园校门及周边4534个摄像头联网接入视频监控平台;全面更新视频监控系统,坚持每天视频巡查396个已建校园大门视频以及354个一键报警系统与公安的联网情况,定期对一键式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演练”,确保全覆盖正常联网运行。巴南区提前2年完成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校园安防三年行动计划”中关于校园保安专业配备、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联网运行、护学岗机制建设”四个100%的建设目标。
二是稳固多部门联动的“高峰勤务”成效。巴南区认真汲取“10·26”事件教训,严格落实校园“高峰勤务”、“护学岗”制度及校园门口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三见”措施,购置371台对讲机,调整76名警力支援主城6个派出所,采取民警、辅警、校园保安3–5人组合模式,包片划分责任区域,对责任区域内幼儿园、中小学进行“一对一”护校,加大对校园周边特别是上放学等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力度,确保校园周边都有人管、有人看、有人巡、有人防。目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均全部落实上、放学高峰护学勤务模式。
三是构建服务保障型校园保险体系。强化宣传引导学校规范参保、补保,发挥校方责任险和学平险化解校园安全风险、协调处理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服务保障作用。建立保险救助基金,落实保险救助资金11.5万元,对参保困难学生和教师进行救助,通过评价反馈、总结梳理、制定计划,促进巴南区校园保险健康发展,提升承保公司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是落实“查督管防”的隐患防控举措。落实从隐患排查发现到整改管控全流程的“查-督-管-防”体系建设,全力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查”:学校全覆盖定期排查,梳理隐患内容;“二督”:通过学校自查、专项督查、督导责任区检查和委领导分片督查四个层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三管”:严格“双台帐”管理,精准管控隐患。建立安全隐患三级处置机制,按照隐患的轻重缓急、类别属性、事权管辖等因素,进行科室研判,工委会专题研究,统筹政法、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或镇街共同研判处置并报请区政府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四防”:及时将分级研判的处置意见传达给相关学校,加强对隐患整改过程的指导和督促,定期梳理、跟踪、评估列管隐患,严格按照整改要求复核验收。
三、严格闭环管理,守牢安全底线,织牢综合安全监管网
一是实施“防溺水”攻坚行动。建立委领导包片,机关工作人员“责任到校”、学校领导“责任到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责任到人”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四级责任”工作机制,开展防溺水教育宣传季系列活动,夯实防溺水安全教育各项工作,让防溺水安全教育入心入脑,2020年巴南区实现在籍在校生溺水“零”发生目标。
二是防范学生非正常伤亡。制定20条措施,“抓实学校管理基层基础”“抓实教师尽职履责”“抓实学生教育引导”“抓实家长监管提醒”四大方面,统计分析专题研判近两年学生非正常伤亡情况,有效防范学生非正常伤亡事件发生。今年以来,学生校内非正常死亡“零”发生。
三是整合督查督导体系。会同政法、公安、保安公司,成立校园安全稳定联合督检组,联合督检校园重点安全、安保工作。每月召开联席会通报督检情况,并研判解决。通过“五级督查机制”强化督导检查和督促整改,压实学校主体责任,督促落实隐患风险的排查治理,督促落实重点领域、重点时段专项整治,督促落实安全宣传教育,督促落实安全稳定基础工作和保障能力,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严格考核评价管理。建立安全事故倒查制度、“反思发言”制度、“一票否决”制度,完善校园安全稳定评价考核和安全责任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考核,建立校园安全稳定考核评价台账。每月从安全常规管理、督查检查、事件处突等方面考核更新数据,学年末对各校安全特色成效进行数据汇总,考核结果纳入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考核、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幼儿园年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