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区县信息

开州区着力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服务体系

日期:2020-09-17

第一,把“好教师”放在教育的最前沿一是优化引才渠道。落实落细城乡教师补充机制,充分借助公开招考、区外商调、公费培养、考核引进等多种方式,常年引进教师400余人,其中90%以上分配到农村偏远薄弱学校任教。用活用好山东潍坊及重庆璧山、江津教师团队到开州对口支教优势,推动化解农村学校学科隐形缺编问题。二是健全培养体系。完善“国、市、区、片、校”五级教师培训网络,常态开展学科教学、专题指导等培训,保障1.2万名教师全员轮训。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梯次培养计划,扎实开展青蓝结对、示范引领等活动,帮助教师由合格向骨干、学科带头人向教学名师迈进。整合优化一师一优课、网络继教研修等资源,不定期举办高端培训、赴市跟岗学习等活动,努力让优者更优、强者更强。三是落实关怀政策。深入实施城乡住房保障工程,新改扩建周转房、公租房4500余套;落实资金4000余万元,做好内部装饰与调整,安装淋浴及空调设备3000余套,实现教师拎包入住。落实资金400余万元,实施教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常年无偿为4000余名教师提供免费体检、大病救助等帮扶。充分发挥教育工会“大家庭”作用,常年举办趣味游园、职工合唱、青年交友联谊等活动1000余场,多形式化解教师职业倦怠。

第二,把“好政策”落在学生的心坎上一是推进教育扶贫。落实教师全员家访,发放教育扶贫一揽子资料,依托区级媒体全覆盖、滚动式宣传报道,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综合采取“免、补、发、贴”等方式,常年落实教育资助资金1.08亿元、惠及各阶段学生12.7万人次,实现从学前到高等、从公办到民办、从边缘到贫困3个“全覆盖”。细化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联合属地政府、村社干部成立工作组160余个,开展摸排劝返和“一对一”销号清零行动,确保实现“应返尽返”。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学校、企业、学生“三元主导”现代学徒制度,灵活采取企业外派技术专家到校授课、学生入企顶岗实习等方式,全流程加强学生嵌入式培养。积极落实“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思路,坚持招工与招生、入企与入校相结合,联合吉利集团、德尔法通、紫建电子等企业,建立精英班、冠名班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无缝衔接。近年来,全区中职学生就业率保持95%左右、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2000余名,每年为500余名贫困家庭中职毕业生提供升学和就业机会。三是注重关爱保护。紧盯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通过举办集体生日会、主题趣味活动,开设专题心理健康课程,设立亲情聊天室、关爱室,为特殊群体学生营造关爱氛围和提供亲情抚慰。充分发挥21所乡村少年宫学校、42所校外留守儿童之家及506个儿童之家资源优势,扎实开展免费艺体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不缺爱、不掉队。建好用好13个特殊教育资源室,指导学校制定个性化“一生一案”,精心安排教师对113名“三残”儿童开展学业辅导、心理帮扶等上门服务,切实保障受教育权利。

第三,把“好学校”办在群众的家门口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坚持教育规划发展优先安排、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三个优先”,着手启动开州区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全区城镇新建学校规划建设方案》,计划投入资金18亿元,力争5年内新建学校14所,全力满足群众子女就近入学需求。二是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整合中央、市级和区级专项资金1.7亿元,加快8所高中学校运动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完善10所公办独立建制园配套设施,改造维修农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120校次。投入资金198万元,装备维修“班班通”设备4600余套;加快教育专网链路对接,力争实现高中、城区学校、集镇大规模学校万兆主干到校和其他规模学校千兆主干到校目标。三是坚持内涵发展。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构建“管理、师资、教研、资源”共享机制,推动59所城乡初中学校同步发展。加快“联挂帮”研训转型创新,扎实开展送教下乡、校际帮扶等活动,努力让“城带乡、强带弱、大带小”的步伐越走越稳。加快“一校一品”建设,积极推进足球、书法、手工制作等特殊项目走进校园,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吸引力。近年来,50余所学校先后获国家级体艺特色学校称号、1所学校获教育部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