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区县信息

忠县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教育惠民水平

日期:2020-07-30

忠县县委教育工委着力构建“点、线、面”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党建格局,通过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解难题,切实解决好事关百姓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不仅让群众子女能上学、更让所有孩子上好学。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保障“能上学”。把关注点、投入点聚焦农村薄弱、偏远学校,努力把乡村学校建设成为农村“最亮丽的风景线”。实施“全面改薄”计划,落实20条底线要求,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危旧校舍改造、校园绿化和运动场整修。投资8000万元建成“数字化校园”,全覆盖推进学校光纤宽带接入,建成多媒体教室2064间,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城乡学校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同步共享全国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全面控辍兜底,确保“都上学”。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残疾儿童以及建卡贫困户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率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达90621人。落实精准资助,在国家和市级资助基础上,每年斥资2000万元设立忠县教育扶贫资助资金,对低保、孤儿、残疾、建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兜底式”教育资助,基本实现贫困学生就学“零负担”。为保障每个孩子教育“无遗漏”,将控辍保学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调研课题,严格落实政府、教育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对全县3-20岁建卡贫困户子女入学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并建立台账,对学生入学、变动、辍学情况及学籍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统计,落实“一家一案、一生一案”入学方案,无遗漏对学生进行劝返入学,努力实现“义务教育一个孩子不能少”。

三是打造教育特色,力求“上好学”。充分挖掘“忠文化”精神内涵,着力打造“忠义忠州·现代教育”区域教育特色品牌,投资300余万元编印“忠文化”系列读本进入中小学课堂。大力实施教育“三名”工程,成立6个名师工作室,引进联合国儿基会“爱生学校”项目,让教师在国内外项目专家的理念引领、业务培训和实践指导下,实现教师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合作共研等专业能力的跨越式提升,通过培育一批好老师,打造一批好学校,让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好教育。全县共10余所学校被命名国家、市级特色学校,130余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和名师,500余名学生参加各类德育、体艺竞赛获国家级、市级奖。《重庆日报》还专版报道区域教育特色建设成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