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媒体信息>媒体新闻

以教育之力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重庆出实招→

日期:2025-08-25

“高质量教育既是现代化人民城市重要支撑,也是直观表达。”8月20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市教育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聚焦教育与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以突出“群众所愿即城市所向”推动教育强市建设和教育现代化,推动数字重庆建设和“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超大城市发展服务治理质效持续提升,以教育之力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 市教委供图

刘宴兵介绍,在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方面,一是建好高水平大学,构建学科专业精准匹配产业发展需求机制,通过3年时间,使本科及以上理工农医类毕业生比重提高到56%以上,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超过90%。

二是建强高能级平台。聚焦我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实施高校科技创新能级提升“攀登”工程,围绕区域发展需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好重庆高等研究院,今后3年力争新增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能力。

三是推动高效率转化。深化大学城和科学城融合发展,推动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重庆)建设。深入实施“教育强市区县行”,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实现高校专利转化占新增专利10%以上。

四是推动高质量开放。推进与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到2027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到75个。建好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等平台,未来3年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达到55个。打造好“留学重庆”品牌,到2027年来渝交流学习的全球青少年达到1.5万人次。

“全市教育系统还将聚焦教育服务惠民有感,为宜居之城提品质。”刘宴兵介绍,我市将系统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构建托幼一体化体系,落实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推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巩固在95%以上。持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

同时,系统构建优质均衡生态。用3年时间推动“教共体”覆盖率达到90%,促进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高位均衡。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充分保障享有同城待遇。

系统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重庆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建设,建好重庆终身学习学分银行,构建“学历+技能证书”的银龄资历体系。到2030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7年。

刘宴兵还表示,在聚焦绿色低碳转型,为美丽之城添光彩方面,我市教育系统将加快建设绿色校园,推广绿色低碳校舍建设,打造节能型校园。支持高校加强生态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人才。

聚焦校园和谐稳定,打好校园安全稳定攻坚战,关注师生心理健康,以教育系统“小平安”筑牢全市“大平安”。将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作为最大民生,推动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处于全国第一方阵,确保“能就业、好就业”。实施中小学党建质量提升“五双工程”,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

此外,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构建数字教育体系,加速深化应用综合场景建设,加速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水平,积极探索未来科教融合新范式,为数字重庆建设贡献教育智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