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媒体信息 > 媒体新闻

西迁志报国 弦歌永不缀——重庆医科大学传承与弘扬“西迁精神”纪实

日期: 2024-07-16
字体:

  

重庆医科大学师生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学校供图


重庆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前身)首届开学典礼。学校供图


   ■ “我们上医400多人到重庆建立医学院,一是服从组织,二是事业心,个个都是绝对服从没有二话,这是为人民、讲奉献,不讨价还价。”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迁精神”影响了一代代重医人。据了解,建校68年来,重庆医科大学为国家培养了逾16万名医学人才,2023年在中西部工作的毕业生达60%以上,为国家的西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一部西迁史,无疑是一部拓荒史,更是一部知识分子的爱国奋斗史,是新时代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最生动的育人教材。”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60多年前,七天七夜溯江而上,400多人西迁创业。

    这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凯歌。

    平地起高楼,荒原变校园,一所新型医学院在西南拔地而起。

    6月底,重庆医科大学2024届毕业生在离校之际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由学校赠送的《向西而歌——400位上医人西迁重庆的故事》,这本30余万字的创校历史人物传记,图文并茂地再现了来自上海第一医学院(简称“上医”)的西迁前辈们白手起家、创建重庆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前身)的艰苦奋斗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弦歌西行,丰碑铭刻。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后人又将以怎样的方式铭记?让我们走近它、触摸它、仰望它。

    “这是为人民、讲奉献,不讨价还价”

    位于重庆医科大学校内的“西迁精神”主题展览,常有师生驻足凝望。

    上海第一医学院欢送专家赴渝合影、首届开学典礼大会、建院初期建设者合影……98岁高龄的西迁老专家郑惠连仔细端详着展览上一张张黑白老照片,记忆的闸门被打开……

    时间回溯到1955年初,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改变沿海与内地工厂及高校布局不合理的局面,中央决定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人员至重庆建立重庆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得到迁院指示后,上海第一医学院立即开展筹建工作,成立了重庆医学院筹建委员会,上海第一医学院创始人、时任副院长的颜福庆担任主任委员,亲自主持重庆医学院创建工作,73岁的他亲赴重庆选定校址,规划学校和医院布局。

    回忆当年,“中央号召支援西南,你愿意去重庆支援建设儿科医院吗?”一道选择题摆在了郑惠连面前。“愿意!服从组织安排!”作为第一批赴渝开展建院工作的专家,郑惠连告别新婚不久的丈夫,于1956年正月初三抵达了重庆。

    然而,出发时的雄心壮志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20世纪50年代的重庆,“山高石头多,出门就上坡,地无三亩平,水电路不通”,与繁华的上海判若云泥。由于居住条件简陋,一些专家刚来时只能打地铺,晚上常伴着老鼠的吱吱声入眠。加之气候差异、饮食习惯差异、语言不通……西迁专家面临的困难超乎想象。

    “生活上的困难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压力最大的,是参与儿童医院的筹备工作。”大到医院选址、大楼修建,小到服装制作、器材采购,刚到而立之年的郑惠连都亲身参与。

    4个月后,重庆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顺利开诊,结束了重庆无儿科专科医院的历史。郑惠连同时负责医院门诊、病房、药剂、检验等医疗管理工作,“整天忙得像只陀螺”。

    在西迁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重庆医学院一期工程基本竣工。1956年9月1日,重庆医学院首届400多名新生会聚校园,掀开了学校崭新的一页。他们惊讶地发现,周围老师全说上海话,“感到有些恍惚,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他们有所不知的是,这些操着上海口音的老师中有中国遗传学奠基人之一陈世騠、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王赞尧等一批享誉中外的医学大家。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上医派出了“豪华阵容”支援重医建设,光功成名就的教授、副教授就有近30位。派遣工作历时5年,教师、医师、教辅医技和护理等各类人才400余人先后抵达重庆。

    每个看似平凡的选择背后实则是一个个家庭命运的扭转。

    为了表达扎根重庆的决心,时任上医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外科专家左景鉴将上海180平方米的复式洋房交还公家,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女来到重庆。当时尚在上医念书的大女儿“无家可归”,只能搬到学校宿舍居住。

    著名儿科专家石美森的小儿子在重庆出生,由于严重缺乏营养,患了典型的佝偻病,石美森给儿科系学生讲营养不良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佝偻病的症状和体征,常常带着小儿子去示教。

    …………

    “我们上医400多人到重庆建立医学院,一是服从组织,二是事业心,个个都是绝对服从没有二话,这是为人民、讲奉献,不讨价还价。”2004年,98岁的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钱惪在接受采访中这样说道。

    从青丝到白发,郑惠连曾经有重回上海工作的机会,但她选择留下。如今年近期颐的她仍坚持坐诊、义诊、开展育儿科普讲座,为儿童健康发挥余热。

    事实上,绝大部分的西迁教职工都选择留下,如今健在的还剩下80多位。“重庆这片热土,我没有白来。跟着共产党,我的一生,没有白过。”郑惠连说。

    “大家唯一的信念,就是要把学校和医院建设好”

    建校初期的重庆医学院,百废待兴、万事待举。

    教学资源不足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重庆购买物资不易,学校开展教学、科研迫切需要的图书、标本、教材等物品,都是由上医支援的,包括最初开展解剖学教学使用的400具尸体,也是由上海运往重庆的。

    “那时回上海探亲,少不了要为公家采买一些医疗用品,医用手套、血压表以及零件、X光胶片等,我都买过。记得我有一次带了17件行李,母亲说,我不是来探亲的,倒像是来采购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副院长邵大保回忆道。

    采购仪器设备,亲手制作教具,投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西迁专家们需要一人身兼数职,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困难不止于此。由于当时没有实验室,传染病学家张定凤曾经在办公室的走廊里,自己养兔子做实验。重庆夏天天气闷热难耐,再加上通风不畅,整个走廊都臭气熏天。

    “可即便是这样,也没人觉得苦,当时大家唯一的信念,就是要把学校和医院建设好。”邵大保说。

    繁重的建校任务下,重庆医学院始终没有放松对学生的培养、对科研的孜孜以求。

    对待教学,西迁专家们一丝不苟,坚守讲台。

    解剖教研室创建者王永豪常年讲授本科生解剖学课程,他能一边讲课,一边在黑板上绘制标本图像,他笔下的每一根血管、每一条神经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如艺术品。生物教研室创建者陈世騠上课从不看讲稿,但是各种知识信手拈来,总能把复杂的知识点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培养年轻医生,西迁专家们严格要求,倾尽全力。

    每当诊断课检查肝脾时,钱惪会亲自躺到检查台上,边做呼吸动作,边让学生摸肝脾,直到摸准确为止。重医附一院外科创建者林春业特别重视在病历中找出问题及时纠正,他要求每一位年轻医生务必做到病史记录翔实、诊断明确、治疗方案详尽、字迹工整,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重庆医学院1964届毕业生、重庆医学院附一院神经外科原主任唐文渊还记得,自己写的第一篇论文被时任神经外科主任朱祯卿改得面目全非。当他从老师手里接过那篇近乎重写的论文时,老师并没有作过多讲解,而是给他时间,让他自己去琢磨。

    “每一处修改的地方我都琢磨了很久,直到想明白为止。后来,我又写了第二篇论文,朱老师改动的地方就很少了。我那时才明白,朱老师是在培养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唐文渊说。

    艰苦的环境并未阻挡西迁专家们攻克医学难题的脚步,新中国医学史上的许多个第一由他们创造:钱惪带领团队筛选出“血防—846”,被认为是血吸虫防治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妇产专家凌萝达在国内率先提出头位难产及头位分娩评分法,是20世纪我国难产学术领域的重要丰碑;张定凤创立了全国第一个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乙肝免疫治疗……

    重医大现有的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都是上医西迁专家打下的基础。

    60多年过去了,西迁专家们留下的许多痕迹,都已经被时间的沙砾掩埋。但他们留在后辈身上的印记,非但没有被抹去,反而在岁月的长河里恣意生长。

    这是一家三代人殊途同归的选择。

    60多年前,陈世騠携妻带子坚定地踏上西迁之路。2004年,陈世騠的孙子、现任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院长陈力面对国外导师的再三挽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

    “现在想来,冥冥之中,和爷爷奶奶在上海与重庆之间做选择、父亲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做选择是一样的,我选择回到祖国,为西部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不论是汶川、玉树、芦山、尼泊尔几次抗震救灾,还是远赴非洲援外抗疫,每次大灾大难面前,陈力都主动担当、冲锋在前。

    这是一门三代人夜以继日的攻坚。

    60多年前,我国精神病治疗学奠基人之一、重庆医学院附一院精神科创始人张逢春教授,编撰了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介绍精神疾病治疗学的著作《精神病治疗学》,在国内率先开展有关抑郁症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如今,精神科第三代医生周新雨带领团队主攻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相关研究,发现了目前唯一有效且安全的儿童青少年抗抑郁药,相关诊疗方案被写入了美国、加拿大等多国权威医学指南。

    “虽然现在的科研条件好了,但是挑战依然存在,还有很多难题亟待攻克。”为了弄清楚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周新雨曾把自己关在苏州一个封闭的小岛做猴子实验,在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每天与猴子朝夕相处,观察记录猴子的行为习惯。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迁精神”影响了一代代重医人。据了解,建校68年来,重庆医科大学为国家培养了逾16万名医学人才,2023年在中西部工作的毕业生达60%以上,为国家的西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在重庆医科大学老校区的校园中心,有一棵枝繁叶茂的黄葛树。建校初期,钱惪带领创业者们种下了这棵树。当年的小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重医大帮扶其他地区,是对‘西迁精神’最好的传承”

    向西,向西,再向西!西迁的故事还在继续。

    如果不是把车祸受伤的母亲转运回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生吴禹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母亲刘维超选择的这条路如此艰辛。

    “小病拖,大病抗,重病等着见阎王”,距离重庆800公里的凉山,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1995年,时任重庆医科大学校长的周雅德第一次到访凉山。他惊讶地发现,在祖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数个村镇竟然没有一个医生。

    医疗设施薄弱、医疗人才匮乏是当时凉山的软肋。1995年,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重庆医科大学与凉山卫生学校正式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联合办大专班。

    由于交通不便利,第一批支援凉山的教师,需要深夜乘坐绿皮火车前往,次日早上8点下火车,10点便风尘仆仆登上讲台,上午上完课,下午还要赶到病房指导。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刘维超在凉山授课期间,不幸遭遇车祸,数天昏迷不醒,好转后留下了后遗症。但她心中放不下在凉山的学生们,伤愈后坚持继续在凉山卫生学校开展教学。

    吴禹回忆,为了节省时间,母亲总是提前在家把板书的内容写在一张张大字报上,到了教室后直接挂在黑板上,类似手工版的PPT。“从未听母亲抱怨过,她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根据培养计划,重庆医科大学教师担任1/4的课程教学工作。学校专门派遣高级职称的师资赴凉山授课,有的专家讲授的课程甚至重医大本部学生都难得聆听到。从1996年至今,先后有300多名重医大教师奔赴凉山。

    “当时上课的情形历历在目,老师考虑到我们的基础很薄弱,就给我们足够多的提问时间,等到结束后才发现,早过了下课时间,但课后老师反倒还向我们道歉。”凉山卫校重医班2005级毕业生陈娟回忆道。

    为了改善凉山卫校教学资源短缺的局面,重庆医科大学数次无偿赠送大量教学和实验设施,为凉山卫校提供了教学标本、切片等教学用品,为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实习实践条件。

    如今,接过母亲手里的接力棒,吴禹加入了凉山卫校支教的队伍。“每次看到学生渴望知识的眼神,便会觉得很满足。”吴禹说。

    为当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生,是支教老师最大的心愿。毕业后,陈娟留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当护士,一干就是20多年。陈娟忘不了自己遇到的第一个病人,她盯病人的监护仪盯了一宿,每一条医嘱都认真执行,直到病人平安渡过难关。等到早上10点多下班的时候,陈娟瞬间虚脱,在更衣柜前的地面上坐了好久才站起来。

    “能守护一个人生命的感觉真棒,那一瞬间,我觉得学医真好,那种成就感和快乐,千金不换。”陈娟感慨道。

    据统计,凉山卫校70%的毕业生留在凉山州就业,成为农村防病治病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他们散作满天星,照亮了凉山医疗的每一个角落。

    帮扶的脚步从未停歇。

    向西跨越1370公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口援建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9年来,400多名援藏干部先后踏上雪域高原,累计培训本地医疗卫生人才700余人次,对口支援的昌都市人民医院成功获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踏出国门,自2002年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先后派出70余人,承担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巴巴多斯两个国家的援外医疗工作,展现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好评和信任。

    2023年,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共同推动西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渝疆两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重庆医科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第二医学院,已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名单。

    “在重医大的创校历史上,上海第一医学院西迁重庆留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如今重医大帮扶凉山彝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对口支援新疆第二医学院建设,正是对‘西迁精神’最好的传承和延续。”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说。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成为像郑惠连一样的儿科专家,是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研究生胡再宏的梦想。

    高考9个志愿填的都是医学院校,胡再宏从医的志向坚定不移。学习成绩优异的她主动加入了学校校史讲解志愿服务队。“在向师生介绍西迁人物故事的时候,我时常在想自己能否像西迁前辈那样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什么。”

    大四那年,符合保研条件的胡再宏毅然选择去奉节三峡卫生学校支教一年。在站稳讲台的同时,胡再宏组织策划了赴重庆医科大学游学,前往敬老院和春雨康复中心开展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她说:“想让这群山里的孩子看看大山外不一样的世界。”

    “一部西迁史,无疑是一部拓荒史,更是一部知识分子的爱国奋斗史,是新时代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最生动的育人教材。”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表示。

    精神的力量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近年来,学校深挖西迁历史,用活西迁资源,打造了“认知—体验—践行”三位一体的“西迁精神”育人路径。举办“西迁精神”主题展览、打造高水平“西迁精神”宣讲团、编撰西迁创校历史书籍、建设西迁群雕、构建由“红色之旅”“医路修德”等六大模块组成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系列举措有力贯通线上线下、理论实践。在“西迁精神”的浸润下,学校思政教育卓有成效,2022年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在新生开学第一课上初识西迁历史,在西迁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上领悟“西迁精神”,在排演西迁话剧中沉浸式体验当年前辈走过的路……不仅如此,各学院、各科室深入挖掘各自西迁前辈的故事、提炼精神内核,将其融入日常教育教学。

    “‘西迁精神’一直在延续,年轻一代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用实际行动为传承‘西迁精神’增光添彩。”作为“西迁精神”宣讲团成员,陈力用一次次挺身而出去践行西迁后人的使命担当。

    实践是最有力的传承。在抗疫战场上,无论是护佑生命,援鄂援外,还是研发国内首个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重医人都在为全球抗疫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实验室里,师生团队努力破解“卡脖子”难题,攻关重大科研项目,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开展义诊、专题讲座等志愿服务,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西迁精神”的新传人,在伟大精神的引领下,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我们将永远铭记西迁前辈,大力弘扬‘西迁精神’,以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为根本使命,为国家发展、西部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更多、更大贡献。”覃正杰说。


   主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ICP备案:渝ICP备1100197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5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4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