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台·鉴育人丹心│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把教学和创作刻在中国大地上的“雕塑+”
作为重庆本土成长起来的中国著名雕塑家,焦兴涛扎根美术教育,以美为媒,积极推动城乡文化艺术建设,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获得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首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荣誉,担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重庆市美协副主席、重庆雕塑学会会长,于今年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人选。
潜心雕塑教育,培养艺术英才
主持雕塑系工作期间,焦兴涛聚焦社会发展,拓展艺术潜能,着力建构面向新时代的雕塑教育,建立了以“器物雕塑”“具象雕塑”“景观雕塑”“跨媒介雕塑”4个方向为基础的“2+3工作室制”教学体系,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成果丰硕。
在他的带领下,川美雕塑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重庆市重点学科建设点,雕塑专业课“场景雕塑”被教育部评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团队”。
在24年的教学生涯中,他立德立言,为人师表,其教学水平和学术成果得到业界认可和赞誉,学生作品在全国展览中屡获佳绩。川美雕塑作品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上入选19件,2件分别获金奖和铜奖,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专业院校。
致力学科建设,助推学校发展
2017年,焦兴涛担任川美副院长,分管学科和人事工作。面对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重大使命任务,他认真调研,潜心思考,沉心静气,身体力行;在做好学科建设基础工作的同时,凝练学科方向,提振学科实力,共谋学科跨越式发展。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川美美术学、设计学分别获得A-、B+的成绩,入选市级一流学科2个,重庆市重点学科2个。
同时,多举措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近5年引进博士师资120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50余人,资助教师出国深造50多人。
今年8月,四川美术学院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在办学层次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紧扣时代脉搏,勇攀艺术高峰
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并没有让焦兴涛放弃艺术的初心和梦想。
作为中国雕塑界70后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国内外艺术机构和美术馆多次举办个展,并先后获得第九届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铜奖、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金奖作品《烈焰青春》不仅填补了30年全国美展雕塑无金奖的空缺,还被誉为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的典范。
作品《烈焰青春》
疫情期间,焦兴涛率队创作反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型群雕作品《冬去春来》,在中央电视台讴歌伟大抗疫精神“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大型主题晚会上,作为开篇重点,做了浓墨重彩地宣传和介绍,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型群雕作品《冬去春来》
今年6月,焦兴涛领衔创作的《脱贫攻坚,全面小康》7组主题性群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作品以系统展示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的生动场景画面受到各方好评。
艺术介入社会,服务乡村振兴
2012年至今,焦兴涛响应“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号召,带领学生在贵州桐梓县羊磴镇,与当地村民成立了“羊磴艺术合作社”,共同开展艺术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小镇的文化生态,拓展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他持续推动重庆酉阳叠石花谷景区和花田村艺术季项目、璧山七塘镇艺术乡村项目,以“艺术介入乡村”的生动实践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走出了一条新路,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介入乡村”实践也获得广泛关注。
羊蹬艺术合作社合影
不忘教育初心,奖掖激励新人
如今,焦兴涛发起并连续举办九届的“明天雕塑奖”已经成为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家成长的重要平台和奖项,汇聚、激励了全国优秀雕塑人才,并对提升川美学术影响力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2020年,焦兴涛将获得的100万元全国美展奖金无偿捐赠,设立了“未来星丛——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奖”,奖励勤奋学习努力创作的在校学子,极大地激励了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身体力行地践行了川美“开放包容,奖掖新人”的办学宗旨。
《全民小康》(局部)国家博物馆展出现场
以“雕塑+”为媒介,焦兴涛不仅将教学和创作刻在中国大地上,也将教育与艺术的初心情怀刻在自己和每一位学子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