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媒体信息 > 媒体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爱“小”!入园难、入园贵、择校热、大班额重庆这样破

日期: 2021-07-23
字体:

新闻发布会现场 邹乐 摄

       7月20日,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重庆市教委一级巡视员邓睿就重庆市关爱“一小”成长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发展公办幼儿园破解“入公办园难”

       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

       为给儿童青少年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重庆市教育系统采取多项举措推动关爱“一小”工作。

       邓睿介绍,在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方面,重庆市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积极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县,推动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着力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突出问题。

       发展公办幼儿园,通过划拨供地独立新建公办幼儿园,回收以国有资产或财政性资金举办幼儿园,鼓励乡镇、街道、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公办幼儿园,回购、接收一批小区配套幼儿园等方式,持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目前,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15%,与上年同比提高9.15%,较好破解了“入公办园难”问题。

       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施《重庆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积极落实民办幼儿园在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有同等待遇,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购买服务、综合奖补、结对帮扶、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工作力度,积极引导更多的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目前,全市在园幼儿100.78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89.01万人,普惠率达到88.3%,与上年同比提高6.7%,有效化解了“入园贵”问题。

幼儿园的孩子们正享用着美味的营养午餐(资料图)图:重庆日报

       提升办园水平,严格执行“先证后照”幼儿园审批制度,实行幼儿园年检和等级核定制度,约谈高收费园,规范办园行为。遵循幼儿发展规律,逐步完善以游戏为主的课程体系,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落实保教常规要求,做好幼小衔接相关工作,积极纠正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引导城乡之间、不同园所之间建立发展共同体,推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

       创新实践学区制管理

       “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破解‘择校热’‘大班额’等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重大举措。”邓睿介绍,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覆盖率超过60%,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拓展,市民身边的好学校不断增量。

       重庆市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定期召开“推广集团化办学、深化学区制管理改革经验交流”现场会,为区县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改革提供可借鉴经验和可复制样本。

小学生高兴地奔向教室(资料图) 邹乐 摄

       同时,各区县通过调研、制定文件、开现场会等方式,指导各教育集团和学区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方面,建立健全系列管理体制机制,为集团化建设、学区制改革保驾护航。

       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建立起了“共享+”的多样态学区共同体,形成“名校+”多形式集团化办学模式。如,沙坪坝区针对初中发展薄弱环节,建立以南开中学、重庆一中、重庆七中等为“领军学校”的7个学区,推进全区优质初中增量发展;云阳县成立4个集团型学区和15个区域型学区,将城区学校与深度贫困乡镇学校组建在一个集团,实现了农村小学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改革全覆盖。

       此外,各区县、集团、学校逐步完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形成了发展共进、特色共生的良好局面。通过推进资源共享,建立多元供给、充分共享的交流制度,最大程度地提升硬件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推进教师交流互派,解决校际之间教师配备不均衡、结构性缺编等问题。

   主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ICP备案:渝ICP备1100197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5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4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