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一流”为引领 强化改革创新 增强综合实力 听专家建言“十四五”时期我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是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重庆高等教育努力探索推进“高等教育贴近重庆发展”、“大学与城市相融共生”,改革发展取得许多新的显著成就,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目前重庆高校总数达到74所,在校生规模达到109万人,居全国第七、西部第二;1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一;全市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600余项,合同金额达5亿元……
新开局、新气象、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我市如何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此,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政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蔡其勇以及6位高校校长、党委书记,从“双一流”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多个角度积极建言献策,主动担当作为、贡献智慧力量。
深化改革创新 激活发展动能
“全市高等教育必须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进行战略部署和总体设计,以‘双一流’为引领,强化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教育综合实力,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黄政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
全市高等教育必须超前布局,提质赋能,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进行战略部署和总体设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增强教育综合实力,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从跟跑状态向并跑、领跑状态的战略性转变,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化教育交流合作,提高高等教育的区域集聚效应和辐射影响力,充分发挥我市的特殊区位优势,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有序实施、全球治理有效参与做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重庆高等教育努力探索推进“高等教育贴近重庆发展”、“大学与城市相融共生”,改革发展取得许多新的显著成就,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当前,高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主动把自己放进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切实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适应、对接、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始终坚持党对高校一切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要不断强化高校综合实力,优化高校结构,持续推动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扩大本科院校数量,增强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人才成长立交桥,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持续提升高校的创新驱动能力,大力推进超瞬态物质研究、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等大科学装置和智能建筑、长江生态保护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高校承担更多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形成更多突破性成果。深度参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规划建设“大创谷”,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双创”高地。要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增强高校创新研发能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民生不断改善赋能。要增强对外合作能力,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思路,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院校来渝合作办学,加强在渝高校与中科院的合作,大力支持市内高校市外国外办学,主动服务重庆企业“走出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迈向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构建高质量发展教育体系,目标是建成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
重庆高校要锚定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市和人才强市的目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勇于改革创新,全面激活高校发展动能,切实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
加快“双一流”建设 服务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力量,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双一流’内涵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发展、引领未来的能力。”
张宗益 重庆大学校长
作为科技与人才主要集中地的高等教育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力量,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对照党中央提出的“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双一流”建设,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服务发展、引领未来的能力,是全市高等教育必须认真谋划和推动落实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推进全市高等教育结构持续优化,育人水平稳步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十三五”时期,学校ESI世界前1%学科从3个增至11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ESI整体机构排名从1121名提升至目前的572名。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面向未来,重庆大学将按照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等重大战略部署,科学谋划好学校“十四五”规划,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继续加快推进“双一流”内涵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努力在服务重庆“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重”的地位、“大”的作为。
我们将深度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积极发挥人才、科技和智力等综合优势,加快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高质量打造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高水平建设“大物理”“大生命”“泛信息”等公共实验平台,建好建强工程科教战略研究中心、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等特色新型高端智库,加速汇聚优质创新资源,着力成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核心力量。
我们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扎实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学校全面落地落实,持续深化学校教育评价和管理机制改革,加快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决破除“五唯”不良倾向,突出内涵、质量与贡献,下力气营造更好的学术环境和育人氛围,努力为重庆未来发展汇聚顶尖优秀人才、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我们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确立新的科研主攻方向,倒逼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升级,引领新兴学科、专业布局建设,奋力打造一流学科高峰,多做“从0到1”的工作,力争在前瞻性、颠覆性、关键性科学与技术上取得持续性突破,有效支撑服务重庆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组合拳” 推动内涵式新发展
“科技创新是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助力实现内涵式新发展。”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
科技创新是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重庆医科大学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牢牢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打出“深化改革创新、打造人才高地、夯实平台基础、优化成果转化环境”等一系列“组合拳”,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助力学校实现内涵式新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到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扩大人才“蓄水池”。成立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双组长,各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人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面向全球引进高端人才。近年来通过举办青年学者论坛、赴国外举办人才交流会、借助重庆英才大会高端引智平台等方式,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应聘者超过300名。做好本土与外来人才的平衡发展,参照高层次引进人才标准,在校内设立相应的特聘教授岗位,充分调动校内人才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支持科研人员按照研究方向或聚焦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组建创新研究团队,先后聚集形成了一批以“传染病学团队”“脑科学团队”“超声医学团队”“儿科系团队”“临床检验诊断学团队”“脂质代谢团队”“母胎医学团队”等为代表的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是开展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学术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按照“整体规划、科学论证、按需设置”的原则,布局和建设形成了“校级-地市级-省部级-国家级”的4级平台结构体系,基本实现了学校主要院系、重点学科均有省部级以上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做好政策保障、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产学研融合等举措,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努力提升成果转化的“加速度”。
站在“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上,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传承和发扬好“西迁精神”,坚持“四个面向”,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不懈奋斗。
构建高效科研创新体系 提升科技创新力
“进一步深化科研机制体制改革,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信息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新波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
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的高校,长期以来,坚持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服务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为构建高效的创新体系,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校从加强科研工作的基础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三方面发力。
学校每年有针对性打造基地团队、培养高水平人才和培育成果。实施“文峰人才工程”“青年引导基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高水平人才引培计划,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实施重点及交叉领域“协同研究计划”“科技成果培育计划”,提升科技创新攻关能力。
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00余项,横向项目400余项,科研经费4.5亿元;研制出全球首款物联网芯片“渝芯一号”、全球首颗支持802.15.6标准的体域网智能芯片、解决大尺度预警和应急通信难题的超视距通信基带芯片以及位于量子通信科技前沿的太赫兹高速通信调制芯片;研发出突破西方禁运的惯性导航传感器和世界领先的具有高温超亲水性和强蒸发功能的钛合金材料;连续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6项、二等奖50项,授权发明专利130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00余篇。
开展协同创新攻关,聚焦服务重庆产业发展。学校一方面构建协同创新大平台,一方面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学校正在打造“一场所、两高地”。
“一场所”是参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通过建设“重庆市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孵化中心·重庆微电子学院”,打造集成电路服务、创新、孵化及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两高地”则是建设大数据智能大科学平台,结合国家和重庆市发展需求,筹建“大数据智能计算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加强基础前沿交叉学科建设,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行业重大战略需求,全面实施“南山强基工程”,将设立“高等科学研究院”“前沿交叉研究院”和“先进技术研究院”,培育新的学科科研增长点。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科研机制体制改革,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信息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和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思政课创新“思政+艺术”教学模式
“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为此结合学校美术生的特点,逐步探索形成‘思政+艺术’教学模式。”
唐青阳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四川美术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探索形成“思政+艺术”教学模式。学校始终从战略高度、长远角度加强思政课建设,始终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思想上高度重视思政课。学校始终把抓好思政课建设作为政治站位靠前的表现、政治自觉意识的体现,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专注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完善学校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激发出党委书记亲自抓、党委副书记直接管、其他校领导共同支持、各部门密切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落实的合力。
制度上有效保障思政课。学校出台《四川美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四川美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起思政课业务专题指导与教学过程专业考核制度,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课建设组织服务体系。
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为此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学校美术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形成“思政+艺术”教学模式。
“思政+艺术”教学模式就是将艺术资源与思政课课程有机结合,激发艺术学生的兴趣点和吸引力,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获得感。其一,注重教学艺术化。以经典艺术作品、艺术大师、艺术历史、艺术故事为案例,将其融入于思政课内容讲授中。其二,艺术家讲思政课。安排校领导和艺术家走上讲台讲思政课,二级学院书记、院长走进教室讲形势课。其三,研究艺术化。教师解读红色经典作品、阐释党的艺术主张;参与指导各类主题创作,认真把脉各种重大作品。
灵活地将四类艺术资源融入课程。“在校”资源,即川美艺术家创作的经典艺术作品;“在地”资源,即重庆市艺术家创作的经典艺术作品;“国内”资源,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家创作的经典艺术作品;“国际”资源,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创造的经典艺术作品等。
凝练一个研究方向: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校批准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增设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硕士点培养方向,既实现学院研究方向的凝练与定位,又能很好地落实“思政+艺术”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以艺术形式、技艺展示完成思政课作业,紧紧围绕重大主题、重要节点、重点成就,结合课程知识、所学专业、一技之长,深切感恩党、讴歌祖国、敬意人民、礼赞英雄。
深度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是服务国家创新需要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引擎,更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的重大机遇。”
尹华川 重庆科技学院院长
自西部(重庆)科学城拉开大发展、大创新的帷幕以来,重庆科技学院立足特色、发挥优势、扎根地方,深度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贡献力量。
作为一所以“科技”为名、位处于科学城核心地带的高等学校,重庆科技学院深刻认识到,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是服务国家创新需要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引擎,更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的重大机遇。
学校必须牢牢抓好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整体谋划、科学布局,从学科专业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应用基础和技术研究、科技应用及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各方面,深度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着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特色科技大学建设,为科学城及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智力和人才支撑。
夯实举措,务实推进。近年来,学校瞄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作为重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体系最齐全、高层次人才最集中的应用型高校,以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目标,整合了非常规油气田开发方向的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引进了周守为院士和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在页岩气开发、海上稠油开采等关键领域持续开展共性技术攻关和核心装备研究,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重庆能源发展规划。同时,学校推动三维磁调控系统研发,服务“大健康”国家战略,并建好垃圾发电技术研究院,支撑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打造“3+1”环重庆科技学院创新生态圈,引进和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建设西部检测检验中心,促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力求在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产出重大科技成果、构筑区域创新平台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持续为科学城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扎根地方,深度融入。当前学校正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科学城打造“人才特区”“科技特区”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科学城提升产业能级提供强力支撑;强化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建立多元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现代大学治理能力,切实推动学校与科学城的协同发展。在创建高水平应用型特色科技大学道路上,学校将“大学梦”融入科学城梦想之城建设中,抢抓机遇、找准目标、发挥优势、积极作为,为科学城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智力、人力和科技支撑。
全面落实“双高计划” 着力提高育人质量
“面向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关键领域,紧密对接重庆市及两江新区产业,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在思政教育、专业建设、三教改革、产教融合等方面重点发力,着力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郭天平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面向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关键领域,紧密对接重庆市及两江新区产业,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在思政教育、专业建设、三教改革、产教融合、质量监测与评价等方面重点发力,着力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创新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学校不断完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探索构建由组织领导、工作内容、工作实施和“思维”评价紧密结合的素质教育“四配套”工作体系,创建以“为人、为事、为业”为主要内容的“分年级”培育模式,建立课堂、校园、社会和网络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文化引领特色育人方面,深入挖掘学校办学特色和行业企业及区域资源优势,通过铸匠心、砺匠艺、立匠德,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系统构建起以“文化引领、理念载体、制度保障、环境浸润”为载体的特色工业文化育人体系。
紧密对接产业,加强专业建设。一方面,学校围绕“双高计划”建设要求,探索“以群建院”模式,按照“产业—产业集群—产业链”逻辑,整合全校资源,将全校原有的9个二级学院重组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车辆工程等11个二级学院,最大程度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动态调整专业,坚持“三个对接”与“三个淘汰”,即新增专业必须对接重庆市支柱产业、必须对接大中型企业、必须对接学校现有专业群;淘汰不适应产业发展、不适应社会需求、不适应学校办学方向的专业。坚持以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两大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带动学校8个校级特色专业群发展,形成结构优化、特色明显、实力一流的专业群发展体系。同时,在数字化改造专业方面,主动对接新经济、新技术、新职业,重点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专业,推进专业及专业群改造升级。
深化“三教”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以教学名师为核心的优秀教学团队、以技能大师为核心的专业实践教学优秀团队、以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优秀团队“三个团队”;实现教材开发与课程建设一体化、教材内容与数字资源一体化、教学过程与应用过程一体化,持续打造精品教材;按照“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课堂与生产车间”三位一体的方式组织与实施教学,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双高计划”建设成效初显。学校将继续全面推进“双高计划”落地落实,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做好“十四五”规划 引领全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为重要契机,以构建创新、协调、开放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为基础,切实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蔡其勇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当前,重庆处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教育创新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的有利形势,为重庆高等教育开创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多次提出“大学与城市相融共生、互促并进”“大学的品质决定城市的品位,大学的水平决定城市的高度”,希望高校能成为落实“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重要指示的生力军。
“十四五”时期,高校必须勇于直视和突破发展中的问题,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为重要契机,着力弥补高等教育发展短板,着力构建创新、协调、开放、包容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充分释放高等学校和广大师生创新创造活力,切实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努力开创重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十四五”时期,要着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具有世界格局、中国特色、重庆特点的高水平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建成高等教育强市,重点要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要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推进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建设,构建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引进更多国际国内知名院校落户重庆,加强在渝高校与中科院(所)合作。三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完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契合度,大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吸纳能力。四是持续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度参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推进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水平创新示范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打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链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五是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高校分类管理标准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者新型关系,加快建立破“五唯”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持续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人事制度和财政拨款、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六是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大力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来渝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继续实施“英才计划”,构建“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