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媒体信息 > 媒体新闻

用精彩鲜活的内容烹制色香味俱全的“小鲜” 这堂思政课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有触动

日期: 2020-11-03
字体:

  大学生思政课怎样上才既富有思想性又具有亲和力?10月29日,在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的一堂主题讲座给出了答案。当天,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教授以“英雄的城市与伟大的转折——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为题,给该学院2020级新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教育课。

  “很多人认为历史学是研究陈谷子、烂芝麻的过气学问,事实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想当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就必须了解学习中国历史。”讲座伊始,周勇的一席话便吸引了台下许多学生的关注,他们纷纷将掌中的手机放进口袋,一听究竟。

  讲座中,周勇详细讲述了重庆这座英雄的城市所经历的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的历史故事。详实的史料、珍贵的图片,展示了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人民如何赢得抗战胜利,如何见证中国开始摆脱半殖民地国家的地位,政治上坚持抗战到底,经济上构筑战时中国的经济基础,以及在文化上创造的一系列难以企及的成就。

  周勇说,在抗战之前,中国是一个政治上的弱国、小国,是被人侵略、奴役的小国。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历届中国政府与22个国家签订了745个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废除了与西方主要国家的不平等条约,签订平等新约,恢复了大国地位。

  “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没有中国军民的顽强抗战,没有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牵制日军从而对二战全局发挥的巨大作用,就没有西方大国对中国的认可和支持。”周勇告诉学生们一个道理:弱国无外交,吾辈当自强。

  这些向往音乐艺术的大学生们听得很认真,很多还掏出纸笔做起了详细记录。一位学生感叹:“这样的思政课鲜活生动,让人感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用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积极反应当下鲜活的时代,讲好人民的故事。”

  讲座一共80分钟,在临近结束时,许多大学生意犹未尽,纷纷向周勇请教:“重庆子弟参军参战作出了哪些贡献?”“红岩精神和《红岩》小说到底是不是一回事?”“重庆为什么能承担战时首都的重任?”……

  对此,周勇表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法宝。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岩精神和《红岩》小说两者有联系,但更有区别,一个是真实历史,一个是文学作品。

  大学生们对精彩的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礼慧,以及该院的吴婧瑀、吴伟、吴洪远、李晶等几位研究抗战大后方音乐历史的老师们,纷纷站起来,现场演唱了由贺绿汀抗战时期在重庆谱写的歌曲《嘉陵江上》。歌声令人心潮澎湃,大学生们纷纷跟着老师们哼唱起来,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教育课圆满结束。

  “大学生思政课要不断创新授课模式,用精彩鲜活的内容,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小鲜’,才能抓住学生的‘胃’,让他们坐得住、听得进,有深刻的触动,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主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ICP备案:渝ICP备1100197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5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4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