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水口村一户居民家里,家长通过游戏引导孩子体验医生职业。长兴县龙山幼儿园利用“智慧云互动”,向家长推荐居家“职业体验”、居家智慧巧手坊等活动,不仅让孩子了解了新冠病毒防控知识,还能起到科学解压、心理疏导的作用。谭云俸 摄
本报记者 纪秀君
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少出门、不聚会的要求憋坏了活泼好动的幼儿,勤洗手、戴口罩的命令让幼儿紧张不安。在这非常时期,该怎么“有尺度”地回应孩子: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此时该如何保护自己?不上幼儿园在家可以做什么……
面对孩子由心而发的种种疑问,全国幼教工作者不顾假期还没结束,早早地投身于为延期开学而准备丰富的线上教育内容这项工作中。自2月3日以来,绘本故事、亲子游戏、室内游戏等各种带着满满爱意的“大礼包”,通过网络纷纷传递给家长。
众多幼儿园老师用专业智慧,引导家长用科学育儿取代焦躁不安,为孩子筑起了一道疫情防火墙。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居家快乐成长。
一颗颗“师爱之心”与孩子紧紧相连
“孩子听了5遍还要听,看着照片说想老师和好朋友们了。”“太好了,正愁在家不知道跟孩子玩什么呢。”“病毒笼罩下阴霾的天空,因为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而有了一抹亮色”……
2月7日,山东省淄博市实验幼儿园向各班家长群发出“心”课堂预告后,孩子们乐翻了天,家长们满怀感激,纷纷留言感谢幼儿园。
看到老师们反馈的这些信息,园长王翠霞心里很安慰。一周多来,她带领老师们精心设计和制作了110个亲子活动微视频,并反复琢磨后起名为“‘心”课堂 爱一起”。她告诉记者,“心”课堂蕴含两个含义,一是园长、保教主任和全园老师无一缺席,二是全园近800个孩子一个也不能少,彼此“人相隔,心相连,情不断”。
准备微视频的过程,对老师们来说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成长。“作为老教师,自己对内容思路虽然比较笃定,但视频技术运用和操作让我有些忐忑,好在有老师们线上交流互助,自己反复处理、摸索,终于让视频有了眉目。”教师王静说,虽然疲惫,但总有一种力量,让自己战胜困难,“因为我是一名老师,特殊时刻,要尽老师的责任”。
病毒无情,教育有爱!在全国上下严防疫情的严峻时刻,很多幼儿园自发带领老师们行动起来,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
中科院幼儿园为幼儿居家活动开展做了积极的准备。各分园通过微信号等方式畅通家园沟通渠道,协同家长合理安排幼儿在家一日生活;老师录制线上视频,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开展有趣的科学探索等活动。同时,总部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将优质资源在各分园间共享,既节省人力资源,又能确保“线上不降质”。
“一个不能溜达的春节”“一起赶走大病毒”……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东方明珠幼儿园及时推出了“东方娃娃宅家指南”,针对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每天在微信号发布绘本故事等内容,并延伸出手工、游戏等活动。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隔离不隔爱,幼儿园老师们用熟悉的笑容、亲切的声音,安抚着“宅家”孩子们躁动的心。
一条条“爱的通道”在网上陆续打通
“严防疫情、延迟开学”“继续延迟,另行通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防控形势,各地教育部门给幼儿园下了一道道通知。与此同时,在网上开辟了一条条隔空送教的“爱的通道”。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本着有趣、有益、适宜、便捷的原则,编制了《“室内亲子活动100个,别样寒假有趣地过”3—6岁幼儿家庭亲子活动集》;沈阳市教育局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按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组织全市首席教师精心编制了系列幼儿居家活动课程。
“7:30—8:00甜蜜晨起,8:00—9:00美好早餐,9:00—9:30自主整理……”宁波市海曙区学前教育部门,给孩子们梳理了一份作息时间表和家务劳动清单,并建议家长制作一份劳务成绩单,逐项打分数,给予适当奖励,让孩子以做家务为乐。
一时间,只要是为了孩子,真可谓一呼百应!教育部领航工程李琴园长工作室负责人李琴,在网络上号召园长们录制绘本视频,短短几天上百位老师上传视频,全国有近万名幼儿在家聆听老师讲述绘本故事。
与此同时,学术团体的专业力量也在发挥作用。为了让学前儿童安然并尽可能快乐而有意义地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光,帮助家长在家开展游戏活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委会编写了《疫情时期学前儿童家庭游戏指南》,包含0—3岁亲子活动、心理适应性游戏、室内运动游戏、民间游戏、规则游戏、一物多玩等内容,其微信号一推出,很快就达到了10万+的阅读量。
国家开放大学提供50学时的《指南》免费观看服务,四维时代科技整理了100+个3D博物馆、艺术展、名人故居,亿童文教免费开放亿童学园和亿童幼师网校两大在线学习平台……众多单位和平台纷纷出手,一大拨儿送给孩子们的“爱的礼包”正在赶来。
一份份“爱的叮咛”唤醒家长的耳朵
各种网络育儿资源纷至沓来,家长都有点招架不住了,心中不免打起了问号:哪些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怎么用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爱孩子,就要爱得专业、爱得有深度。此时,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幼教研究人员,为家长送上了一份份“爱的叮咛”,既叮嘱家长要科学地支持孩子发展,又提醒家长也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家长首先要顾及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这场疫情给了孩子“加长版”的假期,却大大压缩了孩子活动的空间。闭门不出的生活,家庭讨论疫情的紧张氛围,无意中流露的负面信息,难免让孩子产生烦躁、忧虑等情绪。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中心魏勇刚教授团队,最近研究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幼儿负面情绪状况后发现,幼儿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紧张、恐惧、烦躁、发怒、内疚、忧郁等情绪。因此,他们建议家长向幼儿传递疫情信息时,要多传递正向信息,不要反复传递悲观信息,同时多开展亲子游戏、娱乐、运动等活动,释放孩子的活力,引导孩子调节负面情绪,并借机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敢、坚强、责任、担当等品质。
疫情面前,人人自危。怎样在这严峻的考验中凝聚家庭的力量?“孩子是察言观色的高手,常常通过家长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与体验这个世界。所以,家长要对自己的情绪有觉察,正视与接纳消极情绪,并积极应对。”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团学联建议,对于孩子的各种问题和需求,家长要有回应,并增加身体接触,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沈阳师范大学秦旭芳教授说,家长要给孩子传递适合其年龄阶段的信息,让孩子知道,害怕是没问题的。同时,多重压力之下的家长也要照顾好自己,通过写日记或给亲友打电话疏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帮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幼教研究人员正努力帮助家长用专业视角看待孩子的行为。比如,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家长察觉孩子正在探索世界、学习正在发生,西湖儿童研究微信号推荐了“家庭微项目”及实施方法,帮助家长科学地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