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理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委关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审核评估为契机,以“三个聚力”为重要抓手,全面组织开展自评自建工作,持续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应用型工业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一、聚力健全工作机制,夯实评建组织保障。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印发《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审核评估领导小组,下设评建办公室和9个专项工作组,各二级单位成立评建工作小组,形成校院两级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周例会、月调度、季总结机制,累计召开各类会议50余次,梳理任务165项,实施清单管理、跟踪督办,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二是强化宣传培训引导。召开全校审核评估动员大会,开设专题网站,编发学习手册和工作简报8期,推送主题文章12篇,覆盖师生2万余人。邀请评估专家到校指导6次,组织2000余人次教师参加培训,赴市内外10余所高校调研学习,各单位开展专题学习136次,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服务评估”的良好氛围。三是严格督导检查机制。实施“工作提示”和专项督查制度,下达重点任务41项,开展二级学院走访56次、职能部门调研42次,组织专题督查4次,有力推动自评自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聚力深化教学建设,筑牢人才培养根基。一是完善审核指标体系。制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采取星级量化方式加强建设,目前4星及以上指标73项、3星指标3项,26个薄弱指标项已全部达标,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二是规范教学档案管理。开展4轮教学档案专项检查,系统清理2022年以来6000余门课程试卷、近2万份毕业论文和实习材料,教学档案总体规范有序。完成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和新版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夯实教学制度基础。三是优化内部治理机制。开展规章制度清理专项行动,梳理本科教育教学相关制度347项,其中新增或修订113项。调整学校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职能职责,强化作用发挥,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聚力优化育人环境,增强支撑服务能力。一是推进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实施智慧教学条件升级计划,建成具备AI分析能力的录播教室227间,其中智慧教室72间,上线智慧教学督导平台,为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实施校园环境美育浸润计划,补充悬挂艺术作品600余幅,新增校园文化景观10余处,打造“文理老记忆”36处,更新校史馆展陈25项,持续优化育人环境。三是深化师生发展环境建设。实施教师产学研能力提升计划,开展“百队博士进百企”行动,联动川渝32个地方政府,组建135支博士团队,汇聚389名教师,入驻131家企业。实施一流学风建设计划,开展“榜样引领,励志笃行”系列活动,遴选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近200个,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推动各职能部门建立服务教学工作台账,完成典型案例28项,全面提升管理服务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