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紧扣数字重庆建设部署要求,依托“陆水空管轨”一体化特色学科优势,在双校区高标准建成智慧教育中心,打造“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场景融合为路径、师生发展为本位”的智慧教育新体系。中心聚焦数据可视化、远程调度、实景监控、课程录播等核心功能,深度融合IOC智能运营中心与“元宇宙”教学开发平台,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模式重构、治理能力升级,形成具有鲜明交通行业特色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一、数据贯通,一屏统览,打造智慧治理“决策脑”。围绕学校发展脉络与核心业务,构建覆盖全域、多维联动的可视化校情数据体系,为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一是校情全景一轴呈现。创新设计校史时间轴交互系统,以数字化手段展现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的奋斗历程与重大成就,强化“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精神的时代传承。整合党政、人事、教务、科研等12类数据资源,涵盖办学条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178项关键指标;展示学院、干部、教师、学生“四张画像”,赋能构建整体智治生态。二是实现指标动态监测。围绕“双一流”建设核心指标,建立学科建设、师资结构、科研平台等关键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多级下钻分析机制。数据中台日均共享交换数据超千万条,为学科评估、资源调配提供高可信度依据,推动学校治理从经验型向数据驱动型转变。三是构建三维实景模型。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校园三维实景模型,实现空间布局、资产设备、使用状态的可视化监管,支持按学院、学科等多维度查看资源分配与利用效率,为优化配置提供直观决策支持。
二、虚实融合,智慧教学,构建协同育人“新高地”。以“教、学、管、评”为核心,打造全域教学数字孪生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质量提升。一是接入实时数据。接入数十个省市交通运行监测、轨道交通调度、港口物流动态等实时行业数据,深入开展场景项目式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有效促进科教育人、产教协同。二是元宇宙赋能实训。依托学校元宇宙平台,开发25门“AI+交通”前沿课程,18门专业课程实现“数字孪生+项目制”教学改革。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集成400余台(套)高端设备,实现预约、使用、绩效全流程线上管理,设备使用率与教师备课效率提升30%。三是学业精准干预。建立动态学业预警机制,持续跟踪毕业率、授位率、升学率等指标,对学业困难学生实施精准帮扶。学生跨学科合作参与度增长4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增强。
三、智能感知,一体指挥,筑牢平安校园“防护网”。构建“物联感知+AI分析+协同指挥”一体化安防体系,实现校园安全全域可控、高效处置。一是风险预警实时精准。系统接入3000余路视频、6万余台物联网设备,通过人脸识别、行为分析、流量监测等技术,实现人、车、设施的全域感知与智能预警,告警响应效率提升70%,校园案事件发生率下降35%。二是应急处置流程优化。打造集视频巡检、巡更管理、应急调度于一体的指挥平台,日均处理告警200余条;三维平台支持告警点位自动标红、周边视频一键调取、处置过程在线跟踪,形成事前防范、事中干预、事后追溯的闭环管理。三是校园秩序智慧管控。实时监测两校区人流、车流数据,精准统计师生、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出情况,为交通疏导、场所调度提供数据支撑,有效维护校园秩序。
四、绿色低碳,精细管控,绘就生态校园“新图景”。聚焦能耗监测、资源优化与低碳运营,构建智慧节能体系,推动校园可持续发展。一是多维分析促进节能。接入智能电表、水表等2000余台终端,实时监测水、电、气消耗,建立“建筑—楼层—房间”三级计量体系,支持多维度对比分析,年节电率达15%。二是精准施策降耗减排。平台自动识别能耗异常区域并生成预警清单,通过三维热力图直观展示各建筑能耗强度,建立碳排放看板,实时监测校园碳足迹。三是快速响应营造绿色校园。报修工单系统实现故障申报、处理、评价闭环管理,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4小时;智能照明系统实现公共区域远程控制与光感联动,年节约用电30万度,通过节能榜单、行为激励等措施,引导师生共建绿色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