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职院“马上办”赋能学校治理 构建民生实事快速响应体系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城市治理等方面重要论述,全面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立足“互联网+”办学特色,以校园“马上办”机制为抓手,持续深化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持续释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澎湃动力,形成上下齐心、有呼必应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坚持党建统领,践行人民至上“最先一公里”。一是创新工作机制。为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聚力民生福祉改善,推动高感知和美校园建设”重点任务,学校党委抓住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根本,抓住师生满意这个核心,抓住强化思想作风和基层治理这个关键,成立“马上办”管理中心科级机构,建立完善“马上办”机制,释放出务实为民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作风更严的重要信号。二是特设党团支部。“马上办”坚持党建统领,推动党建工作与服务治理深度融合,着力锻造一支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队伍。从各单位(部门)、学生班级与学生社区遴选人员,建立教师、学生“小马”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并分别设立特设党团支部,开展基层调查、问题收集、评价反馈等工作。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出台《关于推进“马上办”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制度,协同校内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形成党委领导下的“马上办”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定期例会、督查督办、动态沟通、评价反馈,实现一般问题在1-7个工作日内、复杂问题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办结反馈,并对解决复杂问题跟踪推进、直至办结,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校园基层服务闭环智治新机制。
二、锤炼过硬作风,强化责任担当“致胜一公里”。一是深入调研掌握实情。“马上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基层师生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广泛听取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师生的需求和期望,为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二是一线办公解决关切。“马上办”牢记师生利益无小事,发扬重小事、尽精微、勤实践的良好作风,协调职能部门把“解决问题的办公桌”搬到一线,在基层现场解答、解决师生关切的问题,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把惠民利民的实事一件一件办好,给师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政策宣讲提高认识。“马上办”进基层既解决师生需求,又讲好党的方针政策,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又发挥“传声筒”作用,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普及到师生心里,推动政策法规在基层落实落地,不断夯实基层思想宣传阵地,为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三、推动数智建设,疏通急难愁盼“最快一公里”。一是强化数字赋能。“马上办”聚焦师生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搭建“码上办”智能化管理平台,构建一键启动、立即反应、马上办理的快速响应机制。师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可随手反映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实现师生“码”上反映、“码”上建议,学校“码”上掌握、“码”上处理,让师生的每一条意见建议都能“掌上传递、云端解决”。二是深入解剖麻雀。“马上办”坚持从点上发现问题,在面上寻找答案,从“被动处理”向“主动治理”转变,努力实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同时从整改评价、师生评价、过程评价、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各类师生问题、督办事项进行跟踪评价。三是办好民生实事。近年来,“小马”志愿服务队面向全校师生征集民生实事计划,汇总形成学校年度民生实事计划,跟踪督办落实,确保民生项目质量和实施效果。面对跨部门、跨领域的民生事项,强化统筹协调、打表推进。近三年“马上办”落实重点民生实事60余项,梳理基层服务事项30余个,办理师生诉求600余条,问题受理率达100%,师生认可度达98%以上,“小马”志愿服务队特设团支部荣登重庆市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服务力TOP10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