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 > 高校信息

重庆文理学院“五个硬核举措”激活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日期: 2025-06-26
字体:

重庆文理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聚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核心命题,创新实施“五大战略工程”,构建起党建引领、师资强基、人才培育、创新驱动、校地协同的立体化发展格局,打造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标杆阵地。

一、实施党建领航工程,把稳“强院之魂”。构建“双组长”领导机制,党委书记、校长挂帅马院建设领导小组,将马院建设纳入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年度重点议题,年均专题研究≥4次。实施“书记校长攻坚行动”,年均开展学院调研≥4次,现场办公解决思政课建设、师资队伍等关键问题。打造“头雁示范课”,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带头上讲台讲授思政课,全体校领导年均讲授思政课≥40课时,推动形成“党委管马院、校长抓马院、全员建马院”的生动局面。

二、实施师资淬炼工程,筑牢“强院之基”。把思想信仰、心理健康、品德操守等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年均开展师德专题培训≥6次。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学习研讨党的创新理论,每年举办思政课教学创新能力大赛,邀请思政课教学专家作学术报告,致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以政治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思政课教师党性修养,促进其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力行”促创新。组织思政课教师赴巫溪、秀山等地农村学校开展教育创新培训,安排思政课教师参加全国思政课教师研学实践活动,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软实力,近三年培育市级教学竞赛获奖教师10余人。

三、实施人才孵化工程,激活“强院之源”。实施“六个一”成长计划,即大一至大三每学期1项专业技能竞赛,近三年累计举办赛事超15场。构建“导师制+课题制+研学制”三位一体培养机制,近三年学生参与市级、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打造“微党课”品牌活动,连续6年举办,累计参赛作品超100件;“四史”宣讲团足迹覆盖区县社区、大中小学、养老院等,受众超万人。近三年学生斩获省部级以上奖项50余项,考研率稳定在30%以上,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8%

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打造“强院之帆”。构建“国家—省—校”三级项目培育体系,近年获批国家社科、省部级项目60余项。建成“中心+基地+团队”科研矩阵,含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文理学院分中心、重庆市级重点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重庆市教育研究实验基地、重庆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创新团队等6个市级平台。先后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区域教育治理研究”“西部职教基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中国教育在线、人民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五、实施校地融合工程,开辟“强院之道”。与永川区委党校共建“双师型”师资库,联合培养“政研型”思政专业人才。与永川区委宣传部联手共建具有永川特色、永川标识的“永望zhi(职)前”大思政课;与永川区教委合作成功申报“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2024年学校在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成果推选展示活动中获佳绩,入选成果总数和入选种类均居全市第一。

   主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ICP备案:渝ICP备1100197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5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4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