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创新共青团服务育人模式,探索“赛事引擎”驱动机制,促进共青团工作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切实推进科创育人走新出彩。
一、“引擎驱动”点燃创新,赛事育人精准发力。在“引擎驱动”科创育人体系中,“核心动力”即为校院两级共青团组织,通过构建“团委统筹、部门协同、师生联动”的工作格局,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大引擎。一是规范赛事流程,强化制度保障。组建由校领导牵头,团委、教务、科研、学工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赛事协调机构,严格参照国家级赛事标准体系,构建“全流程、标准化”的校赛运行机制,将赛事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职称评定的考核体系。科创育人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二是双师融创聚力,精准滴灌育匠才。组建“校内+校外”导师资源库,将历届省部级及以上奖项的“挑战杯”指导教师、校企合作企业导师、高校优秀教师纳入科技创新导师资源库,为项目培育、团队打磨提供智力支撑。三是社团筑基搭平台,协同育人拓新径。在学生参与人数较多的专业社团建立特设团支部,配备党员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进行指导,构建全方位引领、全环节贯穿、全过程渗透的育人模式,把团组织建立在青年聚集的地方,扎实为青年发展保驾护航。
二、“动能转换”提质增效,科创实践突破升级。科创育人平台作为动能转换的能量枢纽,全面统筹学科优势资源,着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一是科创项目创沃土,社团创新绽活力。大力支持“KAB创业俱乐部”社团、机器人社团等建设,充分挖掘社团特色亮点,在政策、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二是以赛促研育英才,科创反哺强动能。积极探索科创赛事成果反哺人才培养路径,推荐科创赛事立项校级科研项目,持续激发“科创育人”源动力。三是名家领航拓视野,成果丰硕显实效。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为师生呈现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拓宽师生科研视野,组织学生参与校外科技创新展示交流活动。近年来,科创育人工作先后被人民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育人成果成效显著。
三、“赛道领跑”培育英才,成果转化行稳致远。校地企联动作为“创新加速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着力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圈。一是携手启新航,融合促发展。以举办“挑战杯”为契机,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校—地—企共青团之间的联系合作,打破协作壁垒,助力科技创新要素充分流动。二是青春勇逐梦,时代绽锋芒。在团属荣誉评选中向科技创新领域先进个人和集体倾斜,在学校品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单设科技创新典型,将优秀人员邀请加入“青年讲师团”,并作为“青马工程”导师聘请。三是笃行铸辉煌,匠心谱新篇。将科创育人作为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重要内容,全面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号召师生参与“挑战杯”赛事。通过长期的深耕积淀,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全国“优胜杯”,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全国奖项9项,学校累计获“挑战杯”国家级奖项26项,总分和特等奖数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