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高校信息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着力培养数字经济“巴渝名匠”特色人才

日期:2025-02-14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近年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开展菜单式选择、订单式培养、递进式炼,着力培养“巴渝名匠”特色人才,取得一定成效

一、菜单式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零售职教集团”聚集一批优质合作企业,搭建产教对接平台按照一企一品牌,协同合作企业打造多个冠名特色班,形成“巴渝名匠”迷你超市开展企业、学生双向选择对接会,让学生明学习方向、树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效果。通过搭建产教对接平台、创建名匠班、举办双选对接会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菜单式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进入工作室、竞赛组、创业营占比分别为15%、65%、20%,获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三创赛全国特等奖、“挑战杯”全国铜奖近20项

二、订单式培养,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四合四分”融资源。将职业标准、课程标准、竞赛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充分融合,分平台模块、岗位技能、竞赛集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四大板块,重塑“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主体,企业所属行业知识和岗位项目模块化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三进三请”建师资。推进“三进三请,一生双导师”师资建设工程,聘请企业综合管理人员、核心骨干、一线精英分别宣讲企业文化、传授行业知识、培训实操技能,并要求学校教师进企业、进岗位进项目,打造混编化师资团队建章立制保障。制定《“巴渝名匠”特色人才培养管理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明确班级管理、学生管理要求。实施“一班一策”精准育人,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人民日报》点赞“学校教的,就是工作用的”,并得到20余所市内外高职院校和应用本科的推广与应用。

三、递进式炼,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实施真实任务驱动、真实项目导向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由理论教学向理实一体转变合作企业在校内设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创建真实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构建职业场域,促进教学性实训向生产性实训转变在校外建立企业实践中心,为学生提供周末兼职、假期实习等实岗锻炼机会,构建生产场域,促进仿真实训向全真实转变。基于人岗匹配理论,融通学习、职业、生产三场域递进路径,炼学生技术技能。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出具的《教学质量评价报告》给予“理论教学质量高,实践教学效果好,人才培养符合岗位要求,学生就业竞争力强,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的评价。毕业生融入企业快,岗位适应性强,工作胜任度高,业绩突出,用人单位满意度达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