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产业发展,持续深化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切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多元合作平台,实现教育特色品牌国际化。牵头成立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并担任理事长单位。通过设计国际赛事,开展论坛及会展,成立研究院联合科研,输出职业教育标准,实施师资培训、境外办学,打造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平台。联合以长安汽车为代表的外向型企业,在校内共建“长安汽车全球培训中心”,在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国家地区建设海外职教培训中心。开发长安国际技术培训认证体系标准,组建海内外专业培训师资库,选派教师赴海外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及服务,为出海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力争打造服务“渝车出海”品牌项目。与老挝老德技术学院共建“熊猫学院”及“熊猫工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实施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师资职业技术培训及来华留学生培养项目。以机制创新,抱团出海,解决职业教育服务产能“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推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教标准,扩大中国职教影响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南亚中心合作,开展斯里兰卡国家数字经济职业标准开发及认证项目,同时参与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老挝等国家职业标准、课程标准开发项目,“重工标准”在非洲、东盟及金砖国家等多个国家地区推广应用,纳入斯里兰卡、坦桑尼亚等国家职教体系。学校开发了长安国际技术培训认证体系标准,即四层次《CIC技术培训认证体系标准》;以“名师引领+骨干派驻”的方式,组建海内外专业培训师资“智囊”团。2019年至今,共计选派12名教师赴海外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及服务,累积为境外企业培养人才1300余人,技术支持500余台次,解决疑难故障100余起。通过搭建 “互联网+”智慧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模式,至今已开发新入网经销商培训资源、新车型发布培训资源配套双语课程资源200余个,输出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标准等32项。
三、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先进制造国际学院。引进德国、匈牙利、加拿大等国家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围绕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大数据技术等专业,举办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建成先进制造国际学院,开展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在制造高端领域培养具有国际技术标准要求的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聚焦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实施TUV莱茵数字创新赋能计划,对标德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联合开发并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入澳大利亚等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培训项目,提升师生职业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