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以“党建领航+大师领衔”双引领、“中高衔接+专本分段”双贯通、“校内循环+校企循环”双循环、“融科汇教+融教汇产”双融汇为路径,贯通“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八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奋力打造新时代卓越工匠队伍。
一、“党建领航+大师领衔”双引领,多平台实现德技并修。坚持党建领航,建立“党建+N”工作法,推进“党建+阵地”“党建+品牌”“党建+项目”“党建+队伍”建设,以党建“红心”引领业务“匠心”,多维协同涵育学生“红色匠心”,积塑形成“红色匠心”育人品牌,支部先后入选全市、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抓实抓好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思政课改革,落实课程思政,厚植学生技能报国“红心”。以陈志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技术载体,“城市匠星”大讲堂先后邀请二十大代表、国家级技能大师等6人进校作讲座,增强学生技能成才的自信,厚植技能出彩人生的“匠心”。“双引领”促进了“红色匠心”德技并修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支撑立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1个、西部陆海新通道汽车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联盟1个,建成重庆高校党建“双创”样板支部1个。
二、“中高衔接+专本分段”双贯通,多路径达成贯通培养。在永川职教中心、綦江职教中心等中职学校设立技能大师工作站,以“师带徒”的现代学徒制阶梯培养学徒工、初级工和中级工,在高职大师工作室进阶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实现“前5段”路径的贯通。与重庆文理学院等本科学校开展“专本分段培养”,晋级培养高级技师;联合长安汽车刘源、唐跃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面向重庆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成渝地区本科院校创办技能提升“卓越班”,对学校毕业生回炉培养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实现“后3段”路径贯通。通过双贯通培养实施,新建大师工作站8个、新增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项目3个,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2人、重庆市技术能手和技能之星3人、学生参与“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通过率达80%。
三、“校内循环+校企循环”双循环,多场域深化产教融合。以学校为主体,联合重庆文理学院、永川职教中心,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共建中德工程师学院、长城汽车智能制造学院和长安汽车工匠学院“产业学院”3个,共建“一体化教室-生产化实训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学场所,形成“三院三室”校内循环场域,从基础技能开展现场工程师教学,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在中职-高职-本科三阶段分别开展“识岗-跟岗-顶岗”递进式企业实践,配套“校内教师+技能大师+企业导师”全程跟踪服务学生,形成“三岗三师”校企循环场域,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双循环”为基础,立项重庆市现代汽车产业学院1个、重庆市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1个。
四、“融科汇教+融教汇产”双融汇,多维度推进科教融汇。充分发挥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作用,以“师研生随”形式开展科研课题10项,通过西门子数字孪生技术及时将智能制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引入智能制造公共实践中心,搭建高端数控机床等4大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将丰富的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融科汇教”。精准对接智能制造产业链,联合重庆文理学院和国家机器人检测中心(重庆)共建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为重庆丰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钢架支撑底座设计与加工》等28项技术攻关项目,实现“融教汇产”。孵化学生科技型创新创业项目8个,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市级金奖1项、银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