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 > 高校信息

重庆工业职院探索以“13433”拓展“大思政课”育人新路径

日期: 2024-07-30
字体: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立足职业教育特点,以强化思政教育培育工匠精神为工作重点,以“13433”拓展“大思政课”育人新路径,坚持夯“匠基”、铸“匠魂”、育“匠心”、练“匠能”、成“匠才”,积极作为、开拓创新,着力培育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重工生根发芽。

一、铸“匠魂”:传承一种精神夯实思政育人体系一是扎实开展红岩精神主题宣讲。将红岩精神贯穿多样化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全过程,今年以来,为渝北区、渝中区社区居民、彭水自治县北斗村党员、群众等宣讲红岩故事220余次。组织学生骨干、“青马工程”学员代表100余人,建立10支小分队,集中5天时间重走红岩路线。二是高质量打造“再读红岩”品牌项目。运用歌舞、朗诵、音诗画等艺术化手段,将红岩故事、工匠精神等元素与文艺作品相结合,创作出原创话剧《梦里》、情景思政课《与新时代重工青年对话》、情景舞蹈《绣红旗》等作品,多形式多维度诠释红岩精神。三是深化红岩精神传承和思政教育。以红岩精神为主题为毕业生上好最后一堂思政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毕业生带着红岩精神走向岗位、成就自我、奉献社会。开展“红岩先锋”优秀毕业生典型选树,对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深度回访,着力发掘、培育优秀典型,强化朋辈引领,引导学生当好红岩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二、夯“匠基”:狠抓三个构建 ,以党建带团建铸魂聚力一是构建团员发展、推优入党完备体系。深化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推优入党”制度,将“推优”工作开展情况纳入考核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规范“推优”程序,强化培养过程,提高“推优”能力。二是构建团学骨干、团员青年培育体系。制定实施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管理办法,完善校级“青马工程”培育体系,建立健全日常管理、考核评价、淘汰退出、跟踪培养机制,让团员青年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高扬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三是构建团干部队伍管理、考核评价体系。配齐建强团干部队伍,承办重庆市团干部能力大比武高校专场赛。印发《中共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改革创新共青团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的若干措施》,深化团支部、团总支、团委团干部“三级述职”评议考核机制,落实“工作好不好,青年说了算”的评价机制,引导广大团干部保持蓬勃朝气、展现清风正气。

三、育“匠心”:凸显四个特色,以劳动育人启智润心一是凸显拼搏特色,在大型赛会工作中树立学生拼搏形象。每年组织约1100名大学生志愿者活跃在西洽会、智博会等大型赛会;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完善“校—院—协会”志愿者培训体系,构建志愿者成长梯队,推动形成“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团员青年的身影”生动局面。二是凸显关爱特色,在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中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深化校地合作,通过“益心义行”“青少年之家”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2+1”孝老爱亲专项志愿服务等品牌,打造校地协同实践育人模式,415个班级团支部与重庆市双凤桥养老院、桃源养老居、华辉路社区少年宫、仁睦小学等地结对,探索开展社区“微型少年宫”等服务项目,助力解决部分社区传统文化缺失和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三是凸显实践特色,在“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中提升育人效能。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地方实际需求,按需设项,双向选择,不断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每年2000余名学生深入基层为社区居民入户开展义务家用电器维修、汽车维修、电子产品使用指导等义务活动。四是凸显全方位特色,在劳动教育实践中锻造时代新人。常态化推动实施劳动实践教育进校园、进教室、进寝室,依托省级劳模工作室,近年来开展校级劳动精神专题讲座70余次,通过体验式、受雇式、参与式、生存式的全方位劳动实践强化劳动技能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争做“新时代鲁班”。四、练“匠能”:打造三大品牌,丰富思政教育品牌载体一是打造校园文化艺术节品牌,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寓思政教育于文化活动,打造“艺抒年华”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开展系列活动50余场次,积极参加“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做到校园周周有活动,活动场场有人气,学生人人受教育。二是打造技能竞赛“重工”品牌,以技能大赛提升育人实效。承办“振兴杯”、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等国家、省级技能类赛事,组织动员青年师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专业技能大赛,通过短期集训、长期普训,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以技能比赛检验育人成效,培育工匠精神。学校14名师生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三是打造学生社团品牌,开拓育人新阵地。将学生社团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活动阵地,培育打造电器维修协会、汽车维修协会、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社团等27个具有职教特色的大学生社团,不断创新社团活动项目和形式,把学生社团作为拓展知识视野、培育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的有效载体。

五、成“匠才”:实施三大行动,培育就业创业高质量人才一是实施精准就业帮扶行动,有力促进充分就业。广泛发动团干部力量开展低收入家庭毕业生结对帮扶,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全面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台账动态管理。目前已帮扶210余名低收入家庭学生顺利就业,相关经验做法被团中央纳入典型工作案例。二是实施以赛促创行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参赛团队针对性地开设指导老师培训、团队项目打磨指导、项目团队模拟路演培训,提升参赛团队质量和参赛项目的专业性,学校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2项。三是实施科创成果感知行动,激发学生创造热情。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联动学校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等部门,深入推动校企合作,与长安、海尔、传音等知名企业合作搭建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每年组织1000余名学生前往生产研发一线参观、实践,构建起对接产业、融入专业、贯穿学业、引领创业、

带动就业的“五业融合、产教领创”育人新路径。

   主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ICP备案:渝ICP备1100197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5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48号

返回顶部